古代休书暗藏玄妙 忠厚之举遭误解

  古代休书暗藏玄妙 忠厚之举遭误解

  有些人看到古代休书上所写休妻的理由,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假思索就大发议论,甚至于有些号称思想界巨子者也搞不懂古人因“棃蒸不熟”就休妻的真正用意,不免认为刻薄之极。

  其实古人如此做,恰是一种忠厚之道。在宋代,程子和弟子讨论此问题时就揭示了其中真正奥秘:又问:“古人出妻,棃蒸不熟者,亦无甚恶而遽出之,何也?”曰:“此古人忠厚之道也。古之人绝交不出恶声,君子不忍以大恶出其妻,而以微罪去之,以此见其忠厚之至也。”

  休妻,必定是妻子确实犯了很严重的过错。休书,并不指责其真正的恶,而只是程式性地说些无关轻重的话,找个很小的理由把她休掉,保全其颜面与荣誉,也是做丈夫的忠厚的表现。

  更何况,家丑不可外扬。休书是要族长做见证,甚至要到县衙加盖官印后让女方带走的。谁肯在这里自暴家丑呢?而且,只要用心比照下,就会发现,有时安徽人和福建人写的休书一模一样。为何相隔千里,这些被休的妻子们犯的过错却惊人一致?其实并不是妻子犯了同样的过错,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休书最好这样写,也只能这样写。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