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植豇豆的经济价值高,重茬地种植普遍存在,造成植株病害特别是苗期病害严重,稍微防治不当就会造成植株烂根死苗,那么豇豆出苗后的病害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https://www.nc005.com/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专家介绍,造成豇豆出苗后的主要病害有基腐病和猝倒病,具体详情如下:
一、豇豆基腐病
此病是豇豆苗期的一种常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面积缺苗和毁灭性的损失。基腐病主要为害幼苗的子叶、茎基和根。
苗期子叶感染此病会产生椭圆形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茎基和根感染此病会产生长条状红褐色凹陷斑,逐渐扩展到绕茎一周,病部干缩或龟裂,引起病苗生长缓慢或干枯而死,但不折倒,拔出病株,根系良好,只是接触地表部分病变,湿度大时,茎基部发生淡褐色蛛丝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
发生规律
基腐病病原是立枯丝核菌AG-4菌丝汇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病菌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7~28℃。病菌借雨水、灌溉及农事活动传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高时,利于病害发生;光照不足,种植密度过大,幼苗衰弱易得此病。
因此苗期要做好保温工作,可用小拱棚薄膜覆盖技术防止低温和冷空气侵袭;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浇水,严防湿度过高。
二、豇豆猝倒病
此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豇豆幼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至暗绿色,随后软化腐烂,病茎缢缩,幼苗倒伏在地,一拔即断,病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或缩为线状。
高温多湿时,病部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病重时成片倒伏,损失惨重。
发生规律
猝倒病病原是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
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在连续15℃以下的低温持续数天时,则易发生猝倒病。
以上就是豇豆出苗后的病害有哪些的内容介绍,如需了解更多豇豆病害等小知识,请继续关注https://www.nc005.com/自然灾害常识栏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