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是纯金打造的吗(共和国勋章材质和重量)

军功章,是勋章、奖章、纪念章等军事类证章的统称。

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军人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荣誉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1. 红旗勋章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设在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立了当时中央苏区的最高荣誉–红旗勋章(又称“苏维埃功勋奖章”)。

当时红军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方志敏、徐向前等八人,成为这一荣誉的首批获得者。

这次授勋,不仅是对获得者个人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所在部队英勇奋战的认可与表扬。

除了这八人之外,宁都起义的领导人董振堂、赵博生,于1932年12月也被授予红旗勋章。

2. 红星奖章

1933年7月9日,为了表彰在与敌作战中立下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制定、颁发红星奖章的命令》,正式设立红星奖章。

这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后首次颁发的奖章,也是红军时期军队颁发的最高等级奖励。

红星奖章分为一、二、三等级,分别为金、银、铜质。

红星奖章

红军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等荣获一等红星奖章,陈毅、萧克等获得二等红星奖章,红1军团1团团长杨得志等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

红旗勋章和红星奖章都借鉴了同一时期的苏联勋章。例如从名称、图案设计,以及章体所铸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等。

此举开启了我军颁授勋奖章的先河,为激励红军官兵发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一”建军节也诞生于1933年,第一个节日庆祝活动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并首次颁发红星奖章。

红星奖章于1933、1934年的“八一”建军节颁发过两次,共有约172人获颁。荣获红星奖章的红军指挥员后来几乎都成为我军的将星或国家领导人。

3.其它军功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敌后展开游击作战。

在这种形势下,各军区和作战部队结合实际情况,向战斗功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各具特色的奖章。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获得晋察冀军区颁发的“坚决顽强”奖章,“爆破大王”马立训荣获山东军区授予的“一等战斗英雄”奖章。

此外,陕甘宁边区部队还颁发了以朱德、贺龙等同志的名字命名的奖章。

到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奖励在战斗中作出贡献的指战员和支前民众,各大战略区和部队,相继制作颁发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纪念章。

例如,华北军区颁发的“解放华北纪念章”,东北野战军颁发的“解放东北纪念章”,西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军队颁发奖章的形式逐步走向统一,趋向规范化、制度化。

1.第一次大规模颁授勋章

1955年2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授勋的两项纲领性文件。

  • 授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以八一勋章;
  • 授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有功人员以独立自由勋章;
  • 授予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有功人员以解放勋章。

除了勋章之外,同时辅助设立有奖章。

也即,对于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分别授予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

每种勋章分为一、二、三级,奖章不分级。

三大勋章(三级)和三大奖章

勋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奖章由国务院批准,国防部长授予。

这是伴随着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实施以后,依据国家宪法,对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一次总结性奖励。

这次授勋,严格按照授勋人员在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的级别和职务评定,具有阶段总结和按级颁授的特点。

这次,评定了十余万枚勋章和52万余枚奖章,获授人员共计6.1万余人。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首先,身着海蓝色礼服的朱德元帅,从国家主席毛泽东手中接过编号同为“02004”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及证书。

这个历史时刻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大规模授予勋章和奖章,也是国家建立统一的正规奖励制度的开始。

这次也对后来的国家奖励制度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由于战争期间人员的职务和工作环境变动较大,而且这次授勋人员数量多、档案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勋章的评定工作进展缓慢,因而分别在1955年和1957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颁授。

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主席提出: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人员不再授予勋章并带头不要勋章。

于是,原先预留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尾号为001、002、003的三套一级勋章就没颁授。

2. 相关勋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979年3月23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了“英雄模范奖章”和“立功奖章”,共分为两类、五个等级。

  • 由中共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称号(荣誉称号)的,颁发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 由军区和军种、兵种领导机关授予英雄或模范称号(荣誉称号)的,颁发二级英雄模范奖章;
  • 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的,分别颁发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章;
  • 获得英雄模范奖章或立功奖章者,均发给总政治部统一印制的奖章证书。

从左至右:一级英模、二级英模、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奖章

同时,还对奖章证书和奖章的佩戴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奖章一律佩戴于军装上衣左上方,平时只佩戴略章,逢集会或重大节日佩戴奖章。

这是我军首次对立功受奖人员统一制作颁发奖章。

1991年10月16日,为国防事业贡献毕生心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荣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钱学森

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牺牲的邱光华机组五名成员,全部被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立功奖章”。

3.相关勋章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两弹一星”事业的故去和健在的23位卓越的科学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奖章采用纯金制作,数量少,规格高。23枚奖章的每个重量不同,最重的580克,最轻的520克。

最重的一枚作为首枚,颁授给了当时在病床上的钱学森同志。

2006年,为表彰在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中涌现的爱岗敬业、矢志精武的先进典型,颁发了“爱军精武标兵”奖章。

奖章章名由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笔题写。

4.第二次大规模颁授勋章

1988年,伴随着我军时隔23年后再次实行军衔制,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

荣誉证章分为:红星功勋荣誉章(分两级)、独立功勋荣誉章(分三级)、胜利功勋荣誉章(分三级)。

三种勋章均为金银合金制作。

颁授对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职休养干部。全军共计十万余人。

1988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授勋仪式。

“一级红星”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这次是党对军队离休干部的历史褒奖,也被看做是55年式勋章的继续。但与之不同的是,除了证章之外,荣誉获得者还可享受政治和物质上的优待。

5.2011年新款军功证章

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从2011年8月1日起,全军正式启用新式勋章、奖章、纪念章及奖励证书。

总政治部根据《纪律条令》有关规定,设计制作了一、二级英雄模范勋章和国防服役、卫国戍边、献身国防、和平使命、执行作战和重大任务等纪念章,重新设计制作了一、二、三等功奖章和奖励证书。

这批新款军事证章,除了在材质、设计制作上与老款存在明显区别之外,将“英雄模范奖章”正式升格为勋章。

同时,国防服役、和平使命等带有褒奖性质的纪念章的设立,凸显了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所面对的任务和使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国家勋奖体系的完善,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也将开启新的征程。

6.新设立“八一勋章”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新设立的“八一勋章”,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

颁授对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

首批获得新“八一勋章”的有十位同志:

原91708部队副部队长麦贤得、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马伟明、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李中华、96722部队71分队班长王忠心、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原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军职常任委员程开甲、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韦昌进、武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原81032部队副军职调研员冷鹏飞、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普洱市支队支队长印春荣。

这次授勋授称仪式的举行,体现了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重大创新,极大提振军心士气、激励昂扬斗志,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