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植物病害流行是指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其流行是病原物群体和寄主植物群体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条件常起主导作用,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森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由寄生性生物所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称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的非生物因素所致的病害无传染性,称非侵染性病害(见植物病害)。

引起林木病害的生物主要有病毒、类菌原体、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中的80%以上,历史上森林的许多毁灭性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细菌对森林的为害远比真菌轻,已知的严重细菌性林木病害只有杨树细菌性溃疡病(Xanthomonas populi)、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等少数几种。病毒主要侵害阔叶树种,引起花叶病和枯斑,但很少为害裸子植物。类菌原体于1967年首先发现于泡桐、桑等植物的韧皮部细胞中,现已知它能引起几十种木本植物的病害,其中包括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美国榆韧皮部坏死等。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过去认为是病毒引起的许多林木病害多与类菌原体有关。森林中最重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为桑寄生、槲寄生和油杉寄生。它们寄生于林木枝干上,可引起肿瘤、枯枝或全株枯死,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和经济林为害尤大。线虫侵害苗木和林木根部,引起肿瘤,或侵入输导组织引起枯萎。各种病原物侵入林木后,即在体内扩展,其中多数都只导致局部性病害,有些如病毒和类菌原体等则往往扩及全株,造成系统性病害。病原物在自然界主要依靠风、雨和昆虫等外力进行传播。有些病原物如桑寄生的浆果为鸟类所喜食,种子经鸟类消化道后仍能保持正常的萌发能力,因而能随鸟类传播。

导致林木病害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过低的温度、旱、涝、盐碱及土壤中缺乏某些必需的营养元素等。此外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病害也日渐增多。钢铁厂、煤油厂、炼铝厂、焦化厂等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是最普遍的空气污染物,林木受氟和硫化物毒害后,首先是叶部边缘和尖端出现褐色或红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大,严重时引起落叶,甚至全株枯死(见森林气象灾害)。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由于致病机理不同,在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方法上都有原则差异。但二者又往往互有联系,相互影响。罹侵染性病害侵染的林木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低,被不良环境因素削弱的树木也更易于受寄生物的侵袭。中国华北地区从1979年开始的干旱,使油松的抗病力大大降低,导致1982年枝枯病(Cenangium ferruginosum)大流行,中、幼龄林大量枯死,即其一例。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的森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病害成因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可以让森林更健康发展。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