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在汉语中有两种释义:一是兴旺、兴盛,二是正当、美好。其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日光之意。“邑”指侯国、国都、京城、县城、城镇等。以此两字合成“昌邑”为地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为典型的自然是山东的昌邑市,这个地方属于潍坊县级市,目前已经连续9年迈进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投资潜力百强,连续2年入围绿色发展百强、科技创新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成为山东省6个“五榜共进”县市之一。
昌邑的历史很深厚,潍坊原来就叫昌潍地区,“昌潍”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1981年,达33年之久。“昌潍”名称中的“昌”就是指昌邑县,“潍”指的是潍县。
昌邑市距离潍坊市区很近,本来要改成区,可偏偏因为已经有了个昌邑区,潍坊的昌邑要改区就要改名,最终只能改成了市。
这个昌邑区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市经济中心。其实,说起来,这个吉林的昌邑区与山东的昌邑县原本是一家。
乾隆九年,山东省昌邑县李家郜、西营庄、徐家官庄饥民逃荒吉林城落户,从而形成屯落,按老家的风俗取名昌邑屯。随着闯关东的兴起,这个屯子范围不断扩大,两百多年后,以昌邑屯为中心,形成了昌邑区。目前此地人口70多万,是吉林市四大城区之一。
吉林的昌邑区好理解,这属于山东的分舵。辽宁海城有座昌邑屯,也是当时昌邑老乡走关东时候带过去的名字,现在那里的人都一口地道的胶东话。
可同在山东省的巨野县,则突然对外宣称这里是“昌邑国”,此地的大谢集镇有前昌邑村、后昌邑村,其名称的起源和演变也都有根可寻。
秦朝设置昌邑县,治所就在前昌邑村、后昌邑村一带。西汉时期,昌邑县升格设置为昌邑国,治所仍在秦昌邑县原址,国辖今巨野、金乡、嘉祥、鱼台、沛县等地。昌邑国存在24年,这是昌邑历史上最高一级的政权组织。
如今,巨野县前昌邑村和后昌邑村,是历史上昌邑国政权机构所在地。现在的昌邑古城址上,坐落着前昌邑、后昌邑、侯花园、城角刘四个村庄。由此可见,昌邑村与秦代设置的昌邑县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江西省新建县也有一个叫昌邑的乡镇,这名字源于西汉第二代昌邑王刘贺,这个小伙子在十九岁的时候意外当上了皇帝,在位27天内,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结果被废黜遣返昌邑。时隔11年后,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
让刘贺离朝廷远远的,将其流放到天高地远、人烟稀少的湖中小岛,这样朝廷才不会忌惮。刘贺由此到豫章郡海昏县建国,后来在那里去世。
其时的昌邑,仅仅是赣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几座小山包。海昏则是昌邑旁边的一个县城名。因为刘贺原是昌邑王,所以这个地名沿用两千多年未变。这几年轰动天下的海昏国原址,就在昌邑乡游塘村,当地称之为“昌邑王城”。
这位在龙椅上仅坐了27天的废帝,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随着南昌海昏侯墓葬的开启,我们穿越了时空隧道,重新揭开了历史厚重的纱幕,还原了那位只在地方志与野史中回旋的昌邑王的南昌生活。
海昏侯墓考古发现,这位昌邑王的墓里出土了许多“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样的漆器,说明离开故乡的刘贺一直心系昌邑,渴望有一天重新做回昌邑王,因此很可能将从前待过的山东称为“北昌邑”,将自己之后所处的江西鄱阳湖畔的都城称为“南昌邑”。“南昌”或许由此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