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宜早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动,注意保暖

  立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立春之后,在养生方法上与之前有较大区别。养生专家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从“秋冬养阴”逐渐过渡到“春夏养阳”。在饮食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以配合春天阳气的生发。饮食上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但转变不宜过快。养生专家说,初春人体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衣物,谨记“春捂秋冻”。立春过后,在起居方面要一改冬天早睡晚起、少户外活动的习惯,而应该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生发。

  春节养生注意养肝。养生专家说,春季阳气开始生发,因此要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春芽、春笋等;多吃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荸荠、梨、桂圆、银耳等。而酸味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要少吃橙子、橘子等酸味食物。

  动生阳,静养阴,春天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也应该借助这一特点,多动少静。应多到室外锻炼,但在寒冷的早晨和夜晚,老年人还是不宜外出,应在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

  在精神养生方面,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养生专家说,这时应该借助阳气上升之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

  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专家提醒,立春只是表示天气开始回暖,并不是说就已经很暖和了。初春时节阴寒未尽,乍暖还寒,公众不要急于脱掉厚衣服,相反,要更加注意保暖。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