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所谓的“百日咳嗜血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虽然任何年龄皆可患病,但以学龄前儿童为多,甚至6个月以内的幼婴儿也不能幸免。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两季常见。一般于感染后1~2周发病,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此外病程也较长,缠绵难愈,故名“百日咳”。
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三期:
卡他期(初咳期):此期1~2周。此时的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颇为相似,有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和低热。2~3日后咳嗽日渐加剧,尤其在夜间咳嗽更剧。
痉咳期:此期约2~4周,也可长至6周。此期咳嗽频频而且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即每次咳嗽发作可连续数十声,并且集中在呼气期。此时病人往往伸颈抬头,两眼圆睁,握拳曲肘,面红耳赤,而且泪涕俱流。尤其在咳至尾声时,发出一种听似鸡啼样的吸气声。最后呕吐出粘稠痰液及胃内食物,痉咳才“暂告一个段落”,但不久又可再次发作。严重的病人甚至咳至双目出血、鼻孔流血或痰中带血,有的还会颅内出血。新生儿或婴幼儿患本病时更加凶险,可呈窒息现象,心率先快后缓,以至停跳。有的患儿还会发生抽搐,危及生命。
恢复期:此期大约也是2~3周。咳嗽逐渐减轻,每日发作次数也减少,鸡啼样吸气声消失。但病人仍感神疲力尽,困倦无力。若再遇浓烈烟味,或再次发生上呼吸感染时,又可产生痉挛性咳嗽。
根据当时当地该病的流行情况,医生在了解了病人患病前与同样的病人接触的情况,再结合上述典型的症状,作出诊断是不难的。但要确诊医生还会进行细菌培养。近年来医生还用一种“荧光抗体技术”来辅助诊断这种疾病,其方法是从病人鼻咽部取粘液涂片,然后用一种带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之反应,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荧光时,即表明有该病病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