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引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投降清军,引清入山海关的明大将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小编来说说闯王李自成故事

  1644年,闯王李自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先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接下来又挥师东征,不到三个月就攻破北京城,朱由检皇帝上吊自尽。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闯王李自成就从巅峰重重地摔了下来。四月底,闯王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大汉奸吴三桂和清军联合击败,折兵损将,失败后的闯王李自成只得匆匆从北京撤回西安。

  原来闯王李自成形势大好,占领了中国北方和河南、山东、湖广等地,江南等地传檄可定,但是闯王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清军顺势入关,占领了北京和山西等地,并全力攻击陕西的闯王李自成,闯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压力陡然增大。

  而与此同时,明朝南方也获得了珍贵的喘息时间,原来闯王李自成占领河南、山东,可以顺势南下,以大顺军的士气和明朝军事的腐朽,南明即使拥有长江也不可能守住,但是清军的入关使得闯王李自成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南下了。而清军也忙于和闯王李自成交战,也未能派兵南下,这让南京的南明政权有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光。

  在这段时间内,明朝的官员们做了一件大事——拥立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由检皇帝死后,拥立新君是明朝的当务之急。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拥有一整套的朝廷机构,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是南京朝廷的最高官员,所以在史可法的主持之下,南京进行了紧张的拥立新君的筛选和准备工作。

  最后,福王朱由崧在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军阀的武力支持下得以登基,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朱由检皇帝的堂兄,福王登基道路颇为蜿蜒,但是这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想要了解的读者朋友可以翻阅笔者之前的文章。

  反观闯王李自成,原来和明朝势不两立,但是清军入关后,闯王李自成决定调整自己的战略,尝试着与明朝缓和关系,根据《永历实录》记载,闯王李自成“闻南京立天子,欲归附,不知所介绍”,又有史料《李贼复史军门书》记载,闯王李自成曾经给史可法写过信件表达和好之意。那么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呢?闯王李自成是否有可能与南明和解呢?

  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首先,闯王李自成和明朝是有着弑君之仇,在中国伦理中,“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皇帝就是自己的“君父”,明朝官员和闯王李自成就是这种不共戴天之仇,绝大多数明朝高官们都受过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在他们的思想中不可能同意自己违背儒家伦理,所以与“弑君仇人”闯王李自成和解基本不可能。闯王李自成对此自然也心知肚明,所以不可能自讨没趣。

  另一方面,从日后史可法的表现来看,即使曾经存在闯王李自成这封“和解信”,史可法对他的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南明弘光朝(朱由崧继位后,年号弘光)执行的是“联虏平寇”的政策,即联合清军平定闯王李自成。史可法曾经在回复多尔衮的信件中写道:“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在史可法和南明弘光朝高官的政策中,他们希翼清朝能够和他们一起共同讨伐盘踞在陕西的闯王李自成,而不是和闯王李自成一起对抗清朝

  固然,现在复盘那段古代,都是马后炮,要让史可法等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高官能够放弃心中的“伦理”,选择与“弑君仇人”闯王李自成一起对抗清朝,是不现实的,也是超越古代时代的。史可法等人的“联虏平寇”政策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却没有完全脱离当时的古代时代,惋惜当时没有能够超越时代的人物浮现。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