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怒打大臣(朱元璋宰相)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太祖朱元璋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带领淮西将领统一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深知自己麾下的这帮武将不擅长治理天下,于是礼贤下士,邀请很多文臣前来相助,因此,明朝初年著名的文臣也有很多。如李善长、刘基、宋濂、朱升、叶琛、高启等。其中,有一位叫袁凯的文臣,曾官至监察御史,最终因得罪明太祖朱元璋被迫归隐。袁凯为了自保,不惜装疯多年,得以善终。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袁凯,但他有一首诗家喻户晓,即《京师得家书》: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袁凯,字景文,号海叟,后人称他为“袁海叟”,明初著名诗人。下图为袁凯诗集:

  洪武三年,袁凯被举荐为御史。当时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那些帮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将领们大多出身草莽,没有受过教育,因此屡屡触犯法律,明太祖朱元璋有诛杀大臣之心。袁凯猜出了明太祖朱元璋你的心思,给明太祖朱元璋提过一个非常主要的建议。《明史·文苑》记载:

  诸将习兵事,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阅古之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

  袁凯的意思是:众位将领擅长打仗,但从小没学过君臣之礼,陛下应该把将领们召集到都督府,然后邀请通晓古今礼仪的大儒来给他们上课,教他们保全之道。

  明太祖朱元璋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因此,明朝刚开国的那几年,并没有功臣被轻易诛杀,这里面就有袁凯的功劳。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袁凯善于揣摩明太祖朱元璋的心思。

  此后几年,明太祖朱元璋的脾气越来越暴烈,每逢明太祖朱元璋做决定之前,袁凯总能提前猜出明太祖朱元璋的心思。明太祖朱元璋觉得,袁凯此人太过聪明,曾一度把袁凯比作杨修。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杨修聪慧过人,一代奸雄曹操的心思他轻易便能猜出来,最后惨遭祸端。明太祖朱元璋把袁凯比作杨修,可以看出他对袁凯并不喜欢。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审核了一批囚犯,让袁凯送给太子朱标复审,朱标觉得明太祖朱元璋对囚犯太过严苛,于是大笔一挥,宽恕了一大半。当袁凯把朱标处理的结果禀报给明太祖朱元璋时,明太祖朱元璋问袁凯:“太子和朕的做法不一样,你觉得我们谁做得对呢?”

  明太祖朱元璋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一边是皇帝,一边是太子,当作臣子的,不能说皇帝做得不对,也不能说太子不对。明太祖朱元璋分明是在难为袁凯,若是一般的大臣,恐怕早就跪地求饶了。但袁凯自恃聪明,他回答道:

  “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明史·文苑》)

  袁凯这是一个两边都不得罪的回答,即:陛下执法严格,值得肯定,而太子敦厚仁慈,也不应该被否定。袁凯认为自己的回答天衣无缝,但明太祖朱元璋觉得袁凯首鼠两端、太过奸猾,狠狠地批评了袁凯。袁凯从明太祖朱元璋的话语里得出结论:明太祖朱元璋很厌恶自己。于是,袁凯为了自保,“佯狂告免归”,他装疯辞官归乡,隐居起来。

  袁凯归隐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他还是很不放心,常常派人前去窥探,暗中监视袁凯。但不久后,明太祖朱元璋对袁凯彻底放心了,因为派去监视袁凯的几个人回到京城后,向明太祖朱元璋汇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智囊全集》云:

  太祖使人觇之,见凯方匍匐往篱下食猪犬矢,还报,乃免。

  也就是说,大家都看见袁凯趴在篱笆下面,吃猪粪、狗粪。明太祖朱元璋相信袁凯是真的疯了,于是不再与他计较。

  袁凯真的疯了吗?他吃的真是猪粪之类的东西吗?本来,并不是,袁凯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早就料到明太祖朱元璋会派人监视自己。于是,他提前把炒面和红糖拌在一起,然后灌入竹筒中,再从竹筒中倒到篱笆旁。炒面拌红糖,本就和粪便颜色相近,再加上竹筒塑形,远远看去,和猪粪无异。《智囊全集》云:

  盖凯逆知有此,使家人以炒面搅砂糖,从竹筒出之,潜布篱下耳。

  每当有“路人”经过他家门口,袁凯便趴在篱笆下面大口大口吃“猪粪”,“路人”绝不可能亲自来尝一口,因此都确定袁凯是个疯子。

  明太祖朱元璋先后派去几批人窥探袁凯,结果得出的结论竟是一样,明太祖朱元璋叹曰:“他是真疯了!”于是消除了疑虑,袁凯靠这个办法,得以善终。

  自古以来,臣子面对君主的猜忌,能够完美自保的人不多。战国时期的秦国军事家王翦、汉朝的西汉萧何、唐朝的郭子仪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然而,和上述几个人相比,袁凯的这个做法虽然有些“粗鄙”,但也算是一种极高的智慧。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