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的文臣武将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彪炳千秋的英雄人物。但俗话说,文武殊途,能在一个方面有建树的往往另一个方面就有所欠缺。像卫青、霍去病可以横绝大模、封狼居胥,但却不懂儒学治国;王安石、千古奇才张居正都是经天纬地的大才,能给即将衰朽的王朝注入活力,但却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然而古代上偏偏有些猛人,他们在国内可以当丞相,治国安民,发展经济;可一旦有战事,马上就率领大军,安邦定乱,变成元帅将军,可以说是“出将入相”,人臣之极!这里要强调一点,出将入相和文武双全可不是一个概念!王阳明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但他既不是大将军,也不是宰相,远远谈不上“出将入相”!
四.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队家,虽然他出类拔萃的政治才华掩盖了他的军队才能。诸葛亮早年就为刘备集团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然后一直当作刘备的副手镇守后方,足兵足粮。
当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政权的军政一把手,他对内恢复经济、安抚百姓、赏罚分明、约束官员,蜀国百姓安居乐业,即使被他贬黜的官员也内心毫无怨愤。对外诸葛亮多次北伐,压制曹魏,以一州之地打的拥有八州的曹魏“雍凉不解甲,中原不释鞍”,让拥有地利和兵力、粮草优势的司马懿宁可穿女人衣服也龟缩不出,司马懿一旦露头就是甲首三千、张颌阵亡。在地势险要的蜀地山路里,诸葛亮来去自如,司马懿只能目送。
诸葛亮最擅长用正兵,也被后世擅长用正兵的卫国公李靖所推崇,在李靖和唐太宗李世民讨论兵法的时候,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治军之法。后来诸葛亮被列入武庙十哲又被供奉入文庙,就是对他文武双全的最好体现。
三.王猛
王猛是十六国时期最耀眼的的流行,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队家,辅佐称霸北方。在军队上,王猛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让处于四战之地的前秦收服了周边所有的国家,匈奴刘部、独孤部、鲜卑拓跋部的代国等都先后归服了前秦。接着,王猛亲率六万大军进攻后燕,大破后燕三十万大军,一举统一北方。
内政上,王猛兴办教育,提拔寒门人才,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大力缓和汉族与胡族矛盾,前秦君主自苻坚起,都自认是汉人。当时前秦统治下,境内安定清平,百姓安居乐业,因此王猛也被后世称为是“功盖诸葛第一人”。
二.曾国藩
曾国藩清朝后期第一重臣,给衰颓的清王朝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挽救了即将覆亡的清王朝。军队上,曾国藩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对于清朝恩同再造。人才上,他举荐左宗棠,提拔李鸿章,这两人同样也是清末重臣。内政上,曾国藩贯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路,大力提倡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推动幼童留美,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了道路了。曾国藩的家书至今无数人研习,因此也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一.吕尚
说起吕尚这个名字可能有人不熟悉,但提起他的另一个名字恐怕无人不知。吕尚,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公望——姜子牙!他72岁时出山,辅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两代,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文王姬昌时,姜子牙对外促联络对商纣王不满的其他诸侯国,让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倾心于周朝;对内爱民惠民,提倡生产,训练兵马;后世谈论用兵安民之道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到周武王时,姜子牙率军讨伐商纣王,并亲自率领少量精锐在牧野之战击溃了商朝主力,攻入朝歌,灭亡商朝。
姜子牙是西周的开国元勋,是周文王姬昌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队统帅,是一位影响久远的军队家与政治家。历代都公认他的古代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