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奴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死亡,国力大衰。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南匈奴地区爆发的疫病更加严重。
匈奴南方实际控制的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包含在今新疆阿勒泰以南地区。由于当时连续数年的干旱和蝗灾,土地被太阳晒得裂开了缝,放眼望去,千里大地冒着白烟,草木全部枯死,牲畜和人无东西可吃。这时,在牲畜和人群中又流传开了疫病,“死耗大半”,政权内部也出现了不安定因素,简直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单于十分害怕东汉政府乘其疫病肆虐之际发兵进攻,迅速派使者到渔阳请求和亲。而与此同时,光武帝见到匈奴饥疫严重,的确也曾想乘机向匈奴发动进攻。他与臧宫商量,臧宫说只要带五千骑兵就可以把匈奴灭掉,但汉光武帝难以下最后的决心。
建武二十七年,匈奴境内疫病的流行仍末好转,臧宫与杨虚侯马武卜书说:“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当中国一郡。”两人请求光武帝发大军围剿匈奴,并请高句丽、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从左边向匈奴进击,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从右边策应。然光武帝最后没有答应下来,因为他认为传来的匈奴消息可能不是最准确,“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
建武年间的大饥馑和大疠疫,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匈奴汗国的分裂,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中国对抗并向西方迁移,而南匈奴汗国臣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