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初冬是否会发生霜冻

霜冻能使作物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断地吸收细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使细胞内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质脱水,使细胞质胶体物质发生凝固和细胞枯萎。那么秋末初冬是否会发生霜冻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下面https://www.nc005.com/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秋末初冬是不会发生霜冻的。霜冻是春未秋初,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C以下,使植物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者死亡的一种短时间低温灾害。

什么是霜冻

霜冻是指在初秋春末季节里,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温度骤降,当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霜冻是以地温(地面最低温度)首次下降到0℃或以下时,作为初霜冻出现的指标。

入秋后的气温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入侵而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0℃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遭受霜冻危害。我们通常把秋季第一次发生的霜冻称为初霜冻,因为初霜冻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就使作物受害,所以有农作物”秋季杀手”的称号。温度降得越低,霜冻的威力就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严重。

以上就是https://www.nc005.com/给大家介绍的秋末初冬是否会发生霜冻。想要了解更多与霜冻有关的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的https://www.nc005.com/。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