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暑”,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夏季。说婴儿冬季也会“中暑”,你一定会感到吃惊。但确实有不少的婴儿在冬季里也“中暑”。那么宝宝冬季里“中暑”如何处理呢?
在冬季里,许多年轻的父母惟恐孩子着凉感冒,往往会给婴儿包裹得很厚,有时甚至还要加上热水袋、电热毯等;加之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温较高,这使得婴儿如同生活在高热的夏季环境中,体温会逐渐上升,等父母发现时,孩子已处于高热状态,这样便形成了冬季特有的“中暑”现象。
这种严寒里婴儿发生的“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婴儿闷热综合征,多见于2-10个月大的婴儿。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往往来势汹涌,病前患儿都有穿着厚衣或被包裹闷捂等保暖过度的情况。患儿发热初期即为高热,体温可高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还会出现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脱水等症状,重则可发生昏迷、休克。此外,有不少患儿因持续高热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大脑受损,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婴幼儿冬季易发生“中暑”的原因,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热的功能弱,以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差有关。此外,婴儿本身产热量大且散热较为缓慢,当其被包裹得过暖时,被窝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当温度超过34℃时,婴儿就会因高热而大量出汗,结果导致体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恶果。
孩子一旦发生“婴儿闷热综合征”,家长不要惊慌失措,首先应打开患儿的被子,将孩子抱起,清除口鼻的分泌物。对于病情较轻、还未出现高热的患儿,可更换湿衣服,擦干汗水,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对于出现高热的患儿,应适当松解衣被,减少包裹,并用温水或者40%-50%的酒精擦浴,头部冷敷,但禁止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会使得患儿出汗更多,加重脱水,使病情恶化;如果患儿病情较重,需立即送往医院,途中应注意不要把患儿头部捂盖过严,以免患儿因缺氧而发生窒息。
怎样避免婴儿冬季里“中暑”呢?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需有三分饥与寒”。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婴幼儿的保健知识,既不能让孩子着凉,也不能让孩子保暖过度。寒冷季节里,年轻的父母给宝宝增减衣服,原则上以小宝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准。如宝宝行为异常,或者脸上有汗,体温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该松开包裹或者减少衣服;如孩子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则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但是小儿究竟穿多少才算适宜呢?一般情况下,比正常健康成人,婴幼儿需多加一件相当于毛衣厚度的衣被就够了。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冬季里“中暑”如何处理的内容介绍,如果你对外出突发中暑该如何进行急救等有关疾病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https://www.nc005.com/中暑急救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