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产权纠纷处理方法有哪些

能碰到房产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双方一定要在签署相关合同文件的时候,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这样类似的事件才会减少,契约精神还是需要具备的。那么农村房屋产权纠纷处理方法有哪些?以下文章里会有详细介绍。

因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以行政案件立案审理。法院主要审查土地管理部门在作出审批宅基地手续这一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是否有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因而,土地管理部门从实体处理到审批程序各个环节中,只要有违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应撤销宅基地使用执照或责令土地管理部门重新作出审批。

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对农村宅基地产权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3、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就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的纠纷,只与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条和第53条的规定,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对于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不经行政机关的处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怎样处理房屋产权纠纷内容有小编搜集整理,欢迎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最后小编提醒读者,https://www.nc005.com/下期的财产纠纷安全小知识会更加精彩哦。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