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防骗

记者日前采访获悉,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门”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用户隐私和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甚至流向他国,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可是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防骗?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把拍身份证、银行卡、户口本的照片存在手机里,方便随时用。但是,你这种习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风险。 比如手机被盗,您的银行卡明明有密码,可钱还是被转走。手机里存放了个人信息,转账要密码时把身份信息输进去,就能把支付密码修改了!

冒充老友套近乎诈骗。知悉你的个人信息后,骗子可能会直接打电话实施诈骗,例如,冒充老友打来电话,“×× ,你在哪里啊?好久没联系了。”语气轻松、熟稔,骗子知道你的所有个人信息,因此直呼你的姓名,这种冒充“老朋友”打来的电话,让人防不胜防。在一通叙旧搞得你云里雾里之后,骗子就开始实施他的诈骗。

警方提醒:据一些警员介绍,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自己形成条件反射,凡涉及动用银行卡或动用现金的事,都要立刻提高警惕,必要时拨打电话寻求亲友帮助。

获取个人信息,筛选银行密码

犯罪分子获得你的详细住址、手机号、甚至职业和生日等信息,就可能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六位银行密码,再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你的银行账号,从而取走你账户中的钱。据央视2011年报道,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以每份10元或几十元低廉价格大肆向犯罪分子朱凯华兜售客户信息,以牟取私利。疑犯得到的信息包括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家庭电话号码,甚至背后的职业和生日等等,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疑犯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六位银行密码,再根据获得的银行账号,实施犯罪。央视调查,2011年2月14日,家住上海浦东陈小姐通过网银登录账户,原存有4000余元的招商账户,余额仅剩85元。

警方提醒:谨慎设置银行密码,尽量不要与个人信息中的数字重复。

温馨提示:大家要多看新闻、听广播,新闻里出现新骗术时多加留意,记住新闻里教你的识别方法。年轻人要把这些信息及时告诉家中的老人,朋友之间多交流这些信息也很有帮助。

为了自己的个人权益不收侵犯,广大读者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会有哪些安全隐患?这个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下期https://www.nc005.com/将为大家作答这一信息泄露安全小知识,大家一定来参加哦。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