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海水密度是指在给定的物理条件下海水的密度与在4℃和1个大气压下没有溶进空气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又称比重,符号为α。因为4℃蒸馏水的密度可取为1,所以密度与比重有相同的量值,下面来看看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吗?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 g/cm。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以上。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与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的内容,本网自然灾害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海洋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保证家人外出的安全。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