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蒲园衣批发

⑴ 佛教寺庙住持铺的哪个布叫什么

【蒲团】
指禅林中坐禅用的垫子,作用在坐禅时使腰部省力竖直。坐物以蒲编造,其形团圆,故言蒲团。
在《永平清规·办道法》中说到禅堂中大众用蒲团坐禅的情形:“晡时只衣入堂,就单位出蒲团而用坐禅,未展单矣。”
关于蒲团的大小,其厚度高约一揭手(十公分左右),即一个拳头的高度。现代蒲团的材质已逐渐多样化,但仍以天然的材质为佳。内容填充物多采棉花、木棉等。此外,现代蒲团常与方垫配合使用,方垫用来铺在地上,隔除地气,大小约七十二公分见方,以两脚双盘时,皆可置于方垫中的大小为宜。
【尼师坛(坐具)】
尼师坛(梵nisidana),比丘六物之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形布。乃坐具之梵语音译,又作尼师但那、巴师但娜、(左宁右页)史娜曩。意译又作敷具、坐衣、随坐衣、衬卧衣,略称具。
《五分律》卷九中记载,尼师坛是护身、护衣、护僧之床耨,故制之。《十诵律》卷十八中说,未敷尼师坛不得坐卧于大众之卧具上。
其颜色与三衣相同,可用青、黑、木兰三色。若以新布裁制,可作二层或三层。取旧布缝制者,可作四层。新作尼师坛时,须取旧者之坚好处缝贴在中央或四边。另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六载,尼师但那之颜色,或青,或泥,或赤。
其大小亦因个人身体不同而有异,律典中以长为佛陀二揭手、广一揭手半为本制。依《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四中记载,佛陀一揭手等于二尺四寸。如果比丘之躯体大于常人,其所持用之尼师坛亦可增广。
中古以来,南海诸僧以尼师坛为礼拜之用具,中国、日本皆承此风,道宣、义净诸师曾加以批评。如《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记载:“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冈窥其事。凡为礼者拜敷法式,如别章所陈。其坐具法,割截为之,必须复作,制令安叶。度量不暇详悉。其所须者,但拟眠卧之时护他毡席。若用他物,新故并须安替。如其己物,故则不须。勿令污染亏损信施。非为礼拜。南海诸僧,人持一布,长三五尺,叠若食巾,礼拜用替膝头,行时搭在肩上。西国苾刍来见。咸皆莞而笑也。”
然而,此制至今仍被沿用,而于礼佛或礼拜师长时敷用尼师坛。且有一定规制。

⑵ 蒲团是什么啊

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免得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 在中国各地,因为气候、地理、产物的不同,所以有好多的地方只有蒲团的名称,而并不都是用蒲做起来的。例如:有的是用布做成蒲团的形式,更有的只用板做成长的小矮凳;蒲团的形式虽没有了,但仍习惯沿用着蒲团的名称。

⑶ 蒲团是什么啊

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免得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
在中国各地,因为气候、地理、产物的不同,所以有好多的地方只有蒲团的名称,而并不都是用蒲做起来的。例如:有的是用布做成蒲团的形式,更有的只用板做成长的小矮凳;蒲团的形式虽没有了,但仍习惯沿用着蒲团的名称。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