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猝倒病有哪些症状

猝倒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那猝倒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雨后应中耕破除板结,以提高地温,使土质 松疏通气,增强瓜苗抗病力;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下面来看看幼苗猝倒病有哪些症状吧?

幼苗猝倒病从种子发芽到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不久幼苗最易发病。

病苗茎基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迅速扩展后病部缢缩成线状。由于病势发展快,往往在幼苗子叶尚未凋萎前,幼苗即猝然折倒贴伏于地面。刚折倒的幼苗依然绿色,故称猝倒病。病害初发时病苗只零星出现,并形成发病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引起成片死苗。天气潮湿时,病苗残体表面及其附近的土壤表层长出一层絮状白霉,最后病苗多腐烂干枯。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越冬,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孢子囊,释放大量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害幼苗。病原菌腐生性很强,其菌丝体可以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上营腐生生活,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条件适宜时,在菌丝体上形成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害幼苗。病原菌主要借助雨水、灌溉水移动传播。此外,带病粪肥、农具也可以作传播媒介。病菌侵入寄主后,即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随后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次侵染。蔬菜幼苗猝倒病的发生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土温15℃! 16℃ 时病菌繁殖最快。不同种类的蔬菜幼苗猝倒病均发生于蔬菜幼苗生长不利的温度下,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喜高温菜苗,多在土温较低时发病;甘蓝、洋葱、芹菜等喜低温菜苗,多在土温较高时发病。环境高湿时容易发病,幼苗长势纤弱,抗病力下降时容易发病;此时,幼苗子叶养分将要耗尽,往往最先出现发病中心,是幼苗对猝倒病最为敏感的时期。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的幼苗猝倒病有哪些症状的内容,一旦幼苗出现上述症状要赶紧进行治疗,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猝倒病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让植物更好的成长。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