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服冬装纯棉花

『壹』 如何区分居士服与僧服

居士服与僧服区别:

居士能穿的,只有海青和缦衣,而居士这两种服饰的颜色也只有两个颜色,棕色和黑色。海青和缦衣只能作为外衣披在外面,

僧服除了袈裟、缦衣、海青外,还有常服,也就是日常穿着的衣服。红色和黄色是僧服专用,居士不得穿着。

(1)僧服冬装纯棉花扩展阅读:

僧服颜色

根据印度佛教旧制,僧服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

1、《毗尼母经》卷八中说:“诸比丘衣色脱,佛听用十种色。十种色者:一泥、二陀婆树皮、三婆陀树皮、四非草、五乾陀、六胡桃根、七阿摩勒叶、八亻去陀树皮、九施设婆树皮、十种种杂和用染。如是等所应染者此十种色。是衣三点作净法,一用泥、二用青、三用不均色,用此三种三点净衣。”

2、《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中说:衣不得用黄赤青黑的五上色。又有纯色,如黄蓝、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不得着用。

3、《十诵律》卷十五中说:比丘得新衣,如青衣、泥衣、茜衣、黄衣、赤衣、白衣者,应以青、泥、茜三种色随一坏是衣色。

4、《摩诃僧祗律》卷二十八中说:“比丘不听着上色衣,应用根染、叶染、花染、树皮染、下至巨磨汁染。”

『贰』 道家与佛家的服饰有何区别“莲花冠”是哪家特征

莲花冠是道教的
道教服饰,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一、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冠巾”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现在这一限制逐渐打破,未经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数。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无蓄发传统,为了方便,就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台湾道士称为“网巾”,又名“角冠”。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饰有“帽正”(见后介绍)。多在秋冬天气戴用,道士不蓄发者或年老脱发者喜戴此巾。

纯阳巾:亦称“乐天巾”、“华阳巾”、“紫阳巾”、“九阳巾”或“九梁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九”为纯阳之数,代表道教“九转还丹”之意。帽前正中镶有帽正。现在的正一派道士多戴此巾。

浩然巾:即“风帽”。里面絮以棉花,以为御风挡寒之用。北方的道士(尤其老年道士),冬日风雪天气可用此巾。

逍遥巾:乃是一块方形(亦有圆形)巾料,包于发髻之上,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称为逍遥巾。另有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以美观的云头图案,帽后缀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亦称逍遥巾(古称“雷巾”)。年轻道士喜戴此巾,行动之间,飘带摇拽,显得潇洒自如。但有些道观的老道长认为戴用此巾有失庄重,而废止之。

荷叶巾:外形类似庄子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镶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叶,故名。

太阳巾:即草帽或棕笠。道士夏季在烈日下劳作,可戴此巾。有的道士为了和社会上有所区别,就在帽顶掏洞露出发髻,或在帽沿上绘以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或者写上自己所住道观的名字。

一字巾:即一根束发用的带子,两端各缀一片帽正,两片帽正相叠扣在一起,就能戴在头上。这是所有道巾之中,最为简便的一种。道教规定,不可光头进入殿堂,必须戴有道巾,若无其他道巾,扎上这根带子也可顶替。

包巾:又称“扎巾”。乃是一块方形布料,四角缀有带子,可以勒在头上。帽前正中可饰帽正,但多数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种头巾,初入道门尚未拜师者即戴此巾,也有人认为不应列于九巾之内。《三才图会》:“幅巾古贱者之服也,汉末始为士人之服。”不过现在有的正式道士也戴此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名,但是一般道士只取少数几种日常戴用。现在全真派道士日常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
二、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种道冠,均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则须摘下。
三、道袍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四、鞋袜

道教徒所穿的鞋袜,有常见的几种样式。

圆口鞋:黑色,鞋口深,圆口。为一般道士日常穿用。

双脸鞋:黑色,圆口,鞋脸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梁子,将鞋脸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在鞋帮部位饰以云头图案,显得超脱出俗。这是较为正式的一种道士鞋。

十方鞋:鞋口圆,鞋帮为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还有一种,是在鞋帮上面相间开洞,适宜夏天穿用。

麻鞋:古云“履”或“麻履”。是用麻绳编制的鞋,适宜夏天或下雨天气穿用。现在穿此鞋者较为少见。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并无严格规定。现在道士,平时亦有穿用社会上出售的布鞋或运动鞋者。

云履:也叫“朝鞋”。鞋底较厚,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为斋醮法坛上高功所穿。

高筒袜子:又称“高靿袜子”,俗称“白袜子”。白色,袜筒裹至膝下,用带子扎系。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此袜,如果没有,也必须把裤脚扎住才行。

另外,近年出现一种“筒子袜”,属于高筒袜子的一种变体,即把高筒袜子的袜脚部分去掉、只用其袜筒部分。外观上与高筒袜子差不多,尤为适合夏天穿用。
五、佩饰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

道簪:俗称“簪子”。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有些后端还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状。

帽正:多为玉制。方形,镶在帽前正中。除了作为装饰之外,还有检查道巾是否戴正的作用。

慧剑:是道袍上的一种装饰。为两条剑形长带,缝于道袍的纽扣部位。唐末道人吕洞宾改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慎”,慧剑的寓意即在于此。

佩剑:即道士佩带的宝剑。中国古人即有佩剑之风,《道书援神契》说“古之士大夫皆佩剑”。

道教多为雌雄双剑,相并背于身后。现在道士佩剑者并不多见,除了偶尔看到云游道士有佩剑者以外,一般是悬挂在住室之内,以为辟邪除魔之用。

葫芦: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即带有葫芦,里面盛放仙丹。道士佩带葫芦,一般盛放道教丹药,以为舍药疗疾之用,在云游道士中较为多见。

鱼鼓:又作“渔鼓”。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从前道士演唱道教神仙故事的曲子 (即“道情”),以此伴奏。现在道教中已经绝迹。

单瓢:又称“缘瓢”。是用硬木刻制的瓢状器皿。为过去云游道士必备之物,在外面化缘盛放饭食之用。今日道士已不用此物。

拂尘:乃为木制或金属做成的柄,柄端扎有棕丝或马尾。可作拂扫尘埃或驱除蚊蝇之用。道士手持拂尘,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清静身心。

阴阳环:乃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环,可以拿在手中来回转动,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一般为木制或玉制。亦有三环相套者,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为活动指腕之用。
佛教僧人的服装与在家人的服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除了宗教上的原因外,还有历史、地域、民族、风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佛教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汉、藏、傣等民族间存在着不同的佛教系统,因此各族的僧人服装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汉地佛教,流传时间久远,区域广阔,加之汉族服装在各时代中变化很大,以致影响到汉族僧人。他们的服装在颜色和形制上也变得复杂起来,与印度原始的僧人服装的差别就更大了。

1.僧服颜色

根据印度佛教旧制,僧服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

《毗尼母经》卷八中说:“诸比丘衣色脱,佛听用十种色。十种色者:一泥、二陀婆树皮、三婆陀树皮、四非草、五乾陀、六胡桃根、七阿摩勒叶、八亻去陀树皮、九施设婆树皮、十种种杂和用染。如是等所应染者此十种色。是衣三点作净法,一用泥、二用青、三用不均色,用此三种三点净衣。”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中说:衣不得用黄赤青黑的五上色。又有纯色,如黄蓝、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不得着用。

《十诵律》卷十五中说:比丘得新衣,如青衣、泥衣、茜衣、黄衣、赤衣、白衣者,应以青、泥、茜三种色随一坏是衣色。

《摩诃僧祗律》卷二十八中说:“比丘不听着上色衣,应用根染、叶染、花染、树皮染、下至巨磨汁染。”

以上的文字说明两点:一、僧服的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二、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免除贪着,这叫作“坏色”或“点净”。

在佛教律制中,虽然禁止用上色、纯色的僧服,但是染僧服也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可用,用得最多的是赤色。例如《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说,释迦如来的袈裟色黄赤;《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九说,佛的姨母大世主着赤色僧伽胝衣。《善见律毗婆沙》卷二中说,阿育王时,大德末阐提身着赤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僧人还是披赤衣的。《弘明集》转引《理惑论》说:“今沙门被赤布。”但在一段时间的小范围内,僧人袈裟的颜色曾发生过紊乱现象,自从唐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服紫的规定,赐给沙门法朗等九人紫袈裟,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耀。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这在后来得到了纠正。当然,从汉代到现在,佛教僧人的袈裟还是以赤色为主,但太执著于“赤色”,而以朱红袈裟为最普遍。殊不知朱红色是戒律中所不允许的上色和纯色,而古代印度僧人所披的赤衣乃是红而兼黑或红而兼黄的。

由于汉地天气寒冷,中国的僧人们仅靠袈裟是不能御寒的。即使是西来的大德高僧,只披袈裟也过不了冬季,必须添着其他衣服。到了东晋时,便出现了不同于袈裟的僧服“缁衣”。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引《考工记》云:“问:缁衣者色何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也。”黑色的缁衣在僧人间很快风行,如南朝·宋时,孔凯称慧琳为“黑衣宰相”;齐初,荆州竹林寺僧慧与玄畅被称为“黑衣二杰”。

郦道元《水经注》卷六束水注中,称道家采药之辈为“绍服思玄之土”,可见绍色本是中国古代宗教服色,因而佛教僧人在常服上也选用此色。佛道之分只在用冠、用巾之不同,结果黄冠成为道士的专称,缁衣成为僧人的别号。其后僧人增多,穿缁衣的也就更多,道士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服色。从此,缁衣便成为僧人的专称,而缁衣和白衣即成为僧人、俗入的对称。但据《僧史略》载,北周武帝禁沙门服缁,令改服黄色,从此,僧人常服的颜色便多样起来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北方偏于保守,所以在唐末宋初时,并部幽州还保持续衣之旧而尚黑色。

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正式制定了僧人的服色。明《礼部志稿》云:“洪武十四年令,比僧道服色,禅僧茶褐常服、青绦、五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色红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袈裟。”现在僧人的常服太多是褐、黄、黑、灰四色,在北方有黄绿色。在此五色中,又各任意深浅不一,已不成其一定的规制了。

2.僧服型制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由于教义、风俗、气候等原因,僧服的型制只有“三衣”和“五衣”,统称为法衣。佛教传入中国后,情况在发生变化,根据佛制“许蓄百一长物”的规定,在法衣之外增加了常服。因此,汉地僧服的型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法衣,僧人在佛事和法会期间穿着的服装;一类是常服,僧人日常穿着的服装。

僧人的法衣有以下几种:

三衣 指僧人所穿的三件僧衣,总称为架缓。“三衣”分别为五条衣、七条衣和大衣。

五条衣;梵语叫安陀会,意译为下衣、内衣、中著衣。它由五条布缝成,每条一长一短,共计十隔。此衣衬体而著,穿在最里面。

七条衣,梵语叫郁多罗僧,意译为上衣。它由七条布缝成,每条两长一短,共计二十一隔。此衣穿在 五条衣之上。

大衣,梵语叫僧伽服,意译为复衣、聚众时衣。它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缝成。此衣穿在最外面,是僧人的礼服。凡说法、见尊长、进王宫、乞讨布施时必须穿着,故称祖衣。此衣分为三品九种:下品三种分别为九条、十一条、十三条,每条皆两长一短;中品三种分别为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品三种分别为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大衣的隔数,从九条衣的二十七隔到二十五条衣的一百二十七隔不等。条数、隔数越多,著衣者的身份越高贵。

“三衣”的剪裁缝合都作长方和正方的水田形状,又名田相衣、水田衣、割截衣。关于田相衣的缘起,载于《僧抵律》:“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增辉记》也说:“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衣法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也。”

“三衣”是由许多碎布片补缀合成,又名百袖衣、袖衣,因而僧人自称袖衣人、衲子。据《十诵律》所载,袖衣又得名于五袖衣: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类扫衣。又说,佛初度五比丘时就提倡着五袖衣。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

“三衣”即是袈裟,原译为加沙,东晋的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改作袈裟。袈裟除上述名称外,根据其宗教意义,还叫做离染服、离尘服、出世服、去秽衣、无垢衣、莲花衣、消瘦衣、忍辱铠等等。汉地僧人的袈裟只穿三件中的一件,搭在常服外面。并且,要受了“三坛大戒”的僧人才能搭七条衣和祖衣。

原始的袈裟是没有装配衣钩的。据《四分律》第四十说:“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家,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由此,佛陀听许弟子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穿钉钩纽,系牢袈裟。后来,演变成如意形的衣钩和衣环。

五衣

僧服除了“三衣”以外,还有两种衣,合称为“五衣”。一种是僧祗支,意思为覆膊衣或掩腋衣,是一种长方形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两腋;一种是涅盘僧,意译为“禅裙”,是系于腰部的腰衣,它像浴巾一样围在腰问,掖在腹部。这两种衣是热带亚热带人的贴身便衣,好像现代的背心裤衩,这与中国气候和民族习惯不合,汉族僧人没有采用。为什么僧人着衣件数为三、五,缝衣的布条为五、七、九……等奇数呢?因佛教认为,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三衣;九条等表示能生万善。

缦衣

梵名钵吒,也译作缦条,用两幅布做成。缦者,漫也,通贯而无田相约非正规袈裟,多为黄褐色,沙弥、沙弥尼未受具足戒时穿用,比丘、比丘尼也可以穿。在家的佛门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也可以有一件缦衣,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穿,只有在作佛事、礼拜、忏悔时才能穿,故又名“礼忏衣”。

卧具

梵语叫尼师坛,意译为卧具、坐具、敷具、随坐衣,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它原来的作用,据《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若行路时,须长叠、中叠放衣囊中;回本住处,应敷而坐。现在,僧人主要将其用于佛事和法会礼仪上,作为礼佛拜僧所用的敷具,已失去坐卧功能,故专称为“具”。它的大小,律制规定为“长佛二拃手,广一拃手半”,合现在长四尺八寸,宽三尺六寸。它的质料,应使用旧布或粗布,若不得不使用新布时,当在上面缝贴一块旧布,以破坏其美观。现在的“具”,是用两重黄褐色布料复叠一起,四边缝贴青色布条制成。这样的“具”反而更美观了。

僧人的常服有以下几种:

海青 “海青”是我国汉地僧人的主要常服,它的款式为宽腰阔袖、圆领方襟,比所有衣服肥大得多,因此,通常把它叫做大袍、方袍,简称袍。

“海青”的得名,据明人郑明选《秕言》卷一中说:“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之‘海青’。按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东海有俊鹃名海东青,白言翩翩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因此,后来把鸟名借作僧袍名。

“海青”来源于我国汉唐服式,虽然不是佛陀古制,但早已为佛教所用,形成了佛教的特色。它的衣领用重叠的三层布做成,叫“三宝领”;领上扎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喻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它的袖口是缝合起来的,这也是僧袍和俗袍的区别。海青使僧人的仪容整肃、道风庄严,它虽然不属于法衣,但除了袈裟以外,当是最圣洁的僧服。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海青”的颜色,多根据寺内传统习惯,普通僧人以青灰色、木兰色为主,长老法师则以黄褐色为主。

衫、褂

佛教丛林寺庙自唐代百丈禅师倡导农禅制度以后,僧人都要“出’坡”或参与寺内杂务,穿着“海青”不方便,于是出现了衫和褂。衫的款式是采用“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而制成,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衫的种类有长及脚背的长衫,长仅过膝的二衫,长未及膝的短衫。褂的款式是“三宝领”的对襟短褂,有袖或无袖。本世纪三十年代,太虚大师还倡导一种新式的对襟褂“太虚褂”,即现在“罗汉褂”。衫和褂的颜色,以灰色、褐色、木兰色最为普遍。

帽、冠

僧人都是光头,一般不戴帽。但在冬季或部分老年僧人,也有不少戴帽的。僧帽主要是紧随头型的便帽和上大下小的平顶帽,冬季的老年僧人多戴披风帽,俗称“观音兜”。济公和尚所戴那种前后起翘状如元宝的“芙蓉帽”,现在很少有人戴了;另有天冠、宝冠、毗卢冠等“法冠”,一般僧人不能戴,只有大法师在“放焰口”仪式或重大法会上才能戴。

鞋、袜

我国汉地僧人都必须穿鞋、袜,在《救修清规》、《月用轨范》等典籍里都有明确规制。鞋有三种类型:一是芒鞋,用草类织成,又叫草鞋。二是罗汉鞋,用布料做成,鞋面为三片布条缝牢,鞋帮缀留一些方孔。三是僧鞋,用布料做成,鞋面中间有硬梁,全身无孔。罗汉鞋多为灰色、褐色,僧鞋多为黄褐色。袜子为长筒布袜,实际上就是我国汉唐以来布袜的式样,习称为罗汉袜。罗汉袜上齐膝盖,裤管孔在袜内,不但可以冬季御寒,夏季防范虫蛇,并且可以庄严威仪。袜的颜色以灰色为主。

『叁』 僧袍的颜色有级别之分吗

根据印度佛教旧制,僧服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
《毗尼母经》卷八中说:“诸比丘衣色脱,佛听用十种色。十种色者:一泥、二陀婆树皮、三婆陀树皮、四非草、五乾陀、六胡桃根、七阿摩勒叶、八亻去陀树皮、九施设婆树皮、十种种杂和用染。如是等所应染者此十种色。是衣三点作净法,一用泥、二用青、三用不均色,用此三种三点净衣。”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中说:衣不得用黄赤青黑的五上色。又有纯色,如黄蓝、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不得着用。
《十诵律》卷十五中说:比丘得新衣,如青衣、泥衣、茜衣、黄衣、赤衣、白衣者,应以青、泥、茜三种色随一坏是衣色。
《摩诃僧祗律》卷二十八中说:“比丘不听着上色衣,应用根染、叶染、花染、树皮染、下至巨磨汁染。”
以上的文字说明两点:一、僧服的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二、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免除贪着,这叫作“坏色”或“点净”

『肆』 梦见我自己化身弥勒佛座在佛堂上并且穿一件暗黄色的僧服而且变成男人

提问者的梦境十分常见,简单解说如下:

  1. 从心理学的相关解说来看,许多梦境与现实之中相近或相反,多数来自於生活中的感动或特别强烈的记忆,因此这显现出做梦者本身对於自己潜意识中的繁琐事务有所紧张,或许来自於现实裏面的压力,或近期曾经有相关的经验或看电影电视剧所导致,也就有了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产生如此的梦,这很平常,请做梦者以平常心看待即可!

  2. 《周公解梦》的相关解说:梦见神,是成功和获利的祥兆。梦见神的手里握着一把剑,敌人会被消灭。梦见神的手里握着三股叉,怒不可遏,居住区要大祸降临。已婚妇女梦见神笑容满面,会生一个在青年时代就扬名天下的儿子。梦见神把自己抱在怀里,会生活幸福,寿比南山。

  3. 《周林》的相关解说:梦见自己进了庙宇或坐在庙宇里,这是成功或成亲的吉兆 。

  4. 因为提问者没有详细描述前因後果,为求让提问者的全面理解,特别卜卦如下给提问者参考:

占事:梦见我自己化身弥勒佛座在佛堂上并且穿一件……
公历起卦时间:2016年8月9日9时
农历:丙申年七月初七日巳时
立秋:2016年08月07日10时39分
白露:2016年09月07日13时48分
干支:丙申年丙申月癸亥日丁巳时(日空:子丑)
神煞:驿马-巳桃花-子日禄-子贵人-卯,巳

兑宫:泽山咸 乾宫:乾为天 (六冲)
六神伏神本 卦 变 卦
白虎 父母丁未土 ▅▅▅▅ 应 ╳→ 父母壬戌土 ▅▅▅▅▅ 世
腾蛇 兄弟丁酉金 ▅▅▅▅▅ 兄弟壬申金 ▅▅▅▅▅
勾陈 子孙丁亥水 ▅▅▅▅▅ 官鬼壬午火 ▅▅▅▅▅
朱雀 兄弟丙申金 ▅▅▅▅▅ 世 父母甲辰土 ▅▅▅▅▅ 应
青龙 妻财丁卯木 官鬼丙午火 ▅▅▅▅ ╳→ 妻财甲寅木 ▅▅▅▅▅
玄武 父母丙辰土 ▅▅▅▅ ╳→ 子孙甲子水 ▅▅▅▅▅

《周易》——泽山咸 兑上艮下

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九五:咸其□,无悔。象曰:咸其□,志末也。 □ = 月 + 每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 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 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解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 中上卦!

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水向下渗,柔上而刚下,交相感应。感则成。

事业:和为贵,和则万事兴,务以诚感人,以诚待人。广泛交往朋友,谦虚礼让。树立大志向,坚持主见,不可盲目随大流。不利时应安居待机,不可妄动强求。

经商:有利可图。但应以纯正之心,以诚待人,加强合作。市场若不景气,决不可妄动,不可强求,而应静待发展。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求名:志向应宏大,脚踏实地,虚心请教他人,使人悦而应,帮助、重用自己。切莫自我封闭,更不得冷漠孤僻,以广阔的胸怀发展自身。

外出:虽希望外出,但暂时不宜远行。待时机成熟时再出行。

婚恋: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双方很有感情,但动机务要纯正,婚姻方可幸福、永久。

决策:吉祥如意。人际关系好,善于交际。以真诚的态度,无私的心去处世,不会有不利的地方。与他人合作应坚持原则。办事不可优柔寡断。不顺利时,应停止行动,总结经验,以图发展。待人诚恳,但不可与玩弄口舌的小人交往,防止受骗。

『伍』 唐朝道家和佛家服装有些什么特色

道教服饰,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一、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冠巾”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现在这一限制逐渐打破,未经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数。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无蓄发传统,为了方便,就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台湾道士称为“网巾”,又名“角冠”。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饰有“帽正”(见后介绍)。多在秋冬天气戴用,道士不蓄发者或年老脱发者喜戴此巾。

纯阳巾:亦称“乐天巾”、“华阳巾”、“紫阳巾”、“九阳巾”或“九梁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九”为纯阳之数,代表道教“九转还丹”之意。帽前正中镶有帽正。现在的正一派道士多戴此巾。

浩然巾:即“风帽”。里面絮以棉花,以为御风挡寒之用。北方的道士(尤其老年道士),冬日风雪天气可用此巾。

逍遥巾:乃是一块方形(亦有圆形)巾料,包于发髻之上,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称为逍遥巾。另有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以美观的云头图案,帽后缀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亦称逍遥巾(古称“雷巾”)。年轻道士喜戴此巾,行动之间,飘带摇拽,显得潇洒自如。但有些道观的老道长认为戴用此巾有失庄重,而废止之。

荷叶巾:外形类似庄子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镶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叶,故名。

太阳巾:即草帽或棕笠。道士夏季在烈日下劳作,可戴此巾。有的道士为了和社会上有所区别,就在帽顶掏洞露出发髻,或在帽沿上绘以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或者写上自己所住道观的名字。

一字巾:即一根束发用的带子,两端各缀一片帽正,两片帽正相叠扣在一起,就能戴在头上。这是所有道巾之中,最为简便的一种。道教规定,不可光头进入殿堂,必须戴有道巾,若无其他道巾,扎上这根带子也可顶替。

包巾:又称“扎巾”。乃是一块方形布料,四角缀有带子,可以勒在头上。帽前正中可饰帽正,但多数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种头巾,初入道门尚未拜师者即戴此巾,也有人认为不应列于九巾之内。《三才图会》:“幅巾古贱者之服也,汉末始为士人之服。”不过现在有的正式道士也戴此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名,但是一般道士只取少数几种日常戴用。现在全真派道士日常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
二、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种道冠,均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则须摘下。
三、道袍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四、鞋袜

道教徒所穿的鞋袜,有常见的几种样式。

圆口鞋:黑色,鞋口深,圆口。为一般道士日常穿用。

双脸鞋:黑色,圆口,鞋脸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梁子,将鞋脸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在鞋帮部位饰以云头图案,显得超脱出俗。这是较为正式的一种道士鞋。

十方鞋:鞋口圆,鞋帮为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还有一种,是在鞋帮上面相间开洞,适宜夏天穿用。

麻鞋:古云“履”或“麻履”。是用麻绳编制的鞋,适宜夏天或下雨天气穿用。现在穿此鞋者较为少见。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并无严格规定。现在道士,平时亦有穿用社会上出售的布鞋或运动鞋者。

云履:也叫“朝鞋”。鞋底较厚,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为斋醮法坛上高功所穿。

高筒袜子:又称“高靿袜子”,俗称“白袜子”。白色,袜筒裹至膝下,用带子扎系。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此袜,如果没有,也必须把裤脚扎住才行。

另外,近年出现一种“筒子袜”,属于高筒袜子的一种变体,即把高筒袜子的袜脚部分去掉、只用其袜筒部分。外观上与高筒袜子差不多,尤为适合夏天穿用。
五、佩饰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

道簪:俗称“簪子”。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有些后端还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状。

帽正:多为玉制。方形,镶在帽前正中。除了作为装饰之外,还有检查道巾是否戴正的作用。

慧剑:是道袍上的一种装饰。为两条剑形长带,缝于道袍的纽扣部位。唐末道人吕洞宾改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慎”,慧剑的寓意即在于此。

佩剑:即道士佩带的宝剑。中国古人即有佩剑之风,《道书援神契》说“古之士大夫皆佩剑”。

道教多为雌雄双剑,相并背于身后。现在道士佩剑者并不多见,除了偶尔看到云游道士有佩剑者以外,一般是悬挂在住室之内,以为辟邪除魔之用。

葫芦: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即带有葫芦,里面盛放仙丹。道士佩带葫芦,一般盛放道教丹药,以为舍药疗疾之用,在云游道士中较为多见。

鱼鼓:又作“渔鼓”。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从前道士演唱道教神仙故事的曲子 (即“道情”),以此伴奏。现在道教中已经绝迹。

单瓢:又称“缘瓢”。是用硬木刻制的瓢状器皿。为过去云游道士必备之物,在外面化缘盛放饭食之用。今日道士已不用此物。

拂尘:乃为木制或金属做成的柄,柄端扎有棕丝或马尾。可作拂扫尘埃或驱除蚊蝇之用。道士手持拂尘,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清静身心。

阴阳环:乃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环,可以拿在手中来回转动,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一般为木制或玉制。亦有三环相套者,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为活动指腕之用。
佛教僧人的服装与在家人的服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除了宗教上的原因外,还有历史、地域、民族、风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佛教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汉、藏、傣等民族间存在着不同的佛教系统,因此各族的僧人服装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汉地佛教,流传时间久远,区域广阔,加之汉族服装在各时代中变化很大,以致影响到汉族僧人。他们的服装在颜色和形制上也变得复杂起来,与印度原始的僧人服装的差别就更大了。

1.僧服颜色

根据印度佛教旧制,僧服的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

《毗尼母经》卷八中说:“诸比丘衣色脱,佛听用十种色。十种色者:一泥、二陀婆树皮、三婆陀树皮、四非草、五乾陀、六胡桃根、七阿摩勒叶、八亻去陀树皮、九施设婆树皮、十种种杂和用染。如是等所应染者此十种色。是衣三点作净法,一用泥、二用青、三用不均色,用此三种三点净衣。”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中说:衣不得用黄赤青黑的五上色。又有纯色,如黄蓝、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者不得着用。

《十诵律》卷十五中说:比丘得新衣,如青衣、泥衣、茜衣、黄衣、赤衣、白衣者,应以青、泥、茜三种色随一坏是衣色。

《摩诃僧祗律》卷二十八中说:“比丘不听着上色衣,应用根染、叶染、花染、树皮染、下至巨磨汁染。”

以上的文字说明两点:一、僧服的颜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二、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色的整齐而免除贪着,这叫作“坏色”或“点净”。

在佛教律制中,虽然禁止用上色、纯色的僧服,但是染僧服也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可用,用得最多的是赤色。例如《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说,释迦如来的袈裟色黄赤;《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九说,佛的姨母大世主着赤色僧伽胝衣。《善见律毗婆沙》卷二中说,阿育王时,大德末阐提身着赤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僧人还是披赤衣的。《弘明集》转引《理惑论》说:“今沙门被赤布。”但在一段时间的小范围内,僧人袈裟的颜色曾发生过紊乱现象,自从唐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服紫的规定,赐给沙门法朗等九人紫袈裟,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耀。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这在后来得到了纠正。当然,从汉代到现在,佛教僧人的袈裟还是以赤色为主,但太执著于“赤色”,而以朱红袈裟为最普遍。殊不知朱红色是戒律中所不允许的上色和纯色,而古代印度僧人所披的赤衣乃是红而兼黑或红而兼黄的。

由于汉地天气寒冷,中国的僧人们仅靠袈裟是不能御寒的。即使是西来的大德高僧,只披袈裟也过不了冬季,必须添着其他衣服。到了东晋时,便出现了不同于袈裟的僧服“缁衣”。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上引《考工记》云:“问:缁衣者色何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也。”黑色的缁衣在僧人间很快风行,如南朝·宋时,孔凯称慧琳为“黑衣宰相”;齐初,荆州竹林寺僧慧与玄畅被称为“黑衣二杰”。

郦道元《水经注》卷六束水注中,称道家采药之辈为“绍服思玄之土”,可见绍色本是中国古代宗教服色,因而佛教僧人在常服上也选用此色。佛道之分只在用冠、用巾之不同,结果黄冠成为道士的专称,缁衣成为僧人的别号。其后僧人增多,穿缁衣的也就更多,道士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服色。从此,缁衣便成为僧人的专称,而缁衣和白衣即成为僧人、俗入的对称。但据《僧史略》载,北周武帝禁沙门服缁,令改服黄色,从此,僧人常服的颜色便多样起来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北方偏于保守,所以在唐末宋初时,并部幽州还保持续衣之旧而尚黑色。

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正式制定了僧人的服色。明《礼部志稿》云:“洪武十四年令,比僧道服色,禅僧茶褐常服、青绦、五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色红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袈裟。”现在僧人的常服太多是褐、黄、黑、灰四色,在北方有黄绿色。在此五色中,又各任意深浅不一,已不成其一定的规制了。

2.僧服型制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由于教义、风俗、气候等原因,僧服的型制只有“三衣”和“五衣”,统称为法衣。佛教传入中国后,情况在发生变化,根据佛制“许蓄百一长物”的规定,在法衣之外增加了常服。因此,汉地僧服的型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法衣,僧人在佛事和法会期间穿着的服装;一类是常服,僧人日常穿着的服装。

僧人的法衣有以下几种:

三衣 指僧人所穿的三件僧衣,总称为架缓。“三衣”分别为五条衣、七条衣和大衣。

五条衣;梵语叫安陀会,意译为下衣、内衣、中著衣。它由五条布缝成,每条一长一短,共计十隔。此衣衬体而著,穿在最里面。

七条衣,梵语叫郁多罗僧,意译为上衣。它由七条布缝成,每条两长一短,共计二十一隔。此衣穿在 五条衣之上。

大衣,梵语叫僧伽服,意译为复衣、聚众时衣。它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缝成。此衣穿在最外面,是僧人的礼服。凡说法、见尊长、进王宫、乞讨布施时必须穿着,故称祖衣。此衣分为三品九种:下品三种分别为九条、十一条、十三条,每条皆两长一短;中品三种分别为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品三种分别为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大衣的隔数,从九条衣的二十七隔到二十五条衣的一百二十七隔不等。条数、隔数越多,著衣者的身份越高贵。

“三衣”的剪裁缝合都作长方和正方的水田形状,又名田相衣、水田衣、割截衣。关于田相衣的缘起,载于《僧抵律》:“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增辉记》也说:“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衣法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也。”

“三衣”是由许多碎布片补缀合成,又名百袖衣、袖衣,因而僧人自称袖衣人、衲子。据《十诵律》所载,袖衣又得名于五袖衣: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类扫衣。又说,佛初度五比丘时就提倡着五袖衣。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

“三衣”即是袈裟,原译为加沙,东晋的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改作袈裟。袈裟除上述名称外,根据其宗教意义,还叫做离染服、离尘服、出世服、去秽衣、无垢衣、莲花衣、消瘦衣、忍辱铠等等。汉地僧人的袈裟只穿三件中的一件,搭在常服外面。并且,要受了“三坛大戒”的僧人才能搭七条衣和祖衣。

原始的袈裟是没有装配衣钩的。据《四分律》第四十说:“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家,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由此,佛陀听许弟子在左肩胸前袈裟领边,穿钉钩纽,系牢袈裟。后来,演变成如意形的衣钩和衣环。

五衣

僧服除了“三衣”以外,还有两种衣,合称为“五衣”。一种是僧祗支,意思为覆膊衣或掩腋衣,是一种长方形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两腋;一种是涅盘僧,意译为“禅裙”,是系于腰部的腰衣,它像浴巾一样围在腰问,掖在腹部。这两种衣是热带亚热带人的贴身便衣,好像现代的背心裤衩,这与中国气候和民族习惯不合,汉族僧人没有采用。为什么僧人着衣件数为三、五,缝衣的布条为五、七、九……等奇数呢?因佛教认为,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三衣;九条等表示能生万善。

缦衣

梵名钵吒,也译作缦条,用两幅布做成。缦者,漫也,通贯而无田相约非正规袈裟,多为黄褐色,沙弥、沙弥尼未受具足戒时穿用,比丘、比丘尼也可以穿。在家的佛门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也可以有一件缦衣,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穿,只有在作佛事、礼拜、忏悔时才能穿,故又名“礼忏衣”。

卧具

梵语叫尼师坛,意译为卧具、坐具、敷具、随坐衣,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它原来的作用,据《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若行路时,须长叠、中叠放衣囊中;回本住处,应敷而坐。现在,僧人主要将其用于佛事和法会礼仪上,作为礼佛拜僧所用的敷具,已失去坐卧功能,故专称为“具”。它的大小,律制规定为“长佛二拃手,广一拃手半”,合现在长四尺八寸,宽三尺六寸。它的质料,应使用旧布或粗布,若不得不使用新布时,当在上面缝贴一块旧布,以破坏其美观。现在的“具”,是用两重黄褐色布料复叠一起,四边缝贴青色布条制成。这样的“具”反而更美观了。

僧人的常服有以下几种:

海青 “海青”是我国汉地僧人的主要常服,它的款式为宽腰阔袖、圆领方襟,比所有衣服肥大得多,因此,通常把它叫做大袍、方袍,简称袍。

“海青”的得名,据明人郑明选《秕言》卷一中说:“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之‘海青’。按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东海有俊鹃名海东青,白言翩翩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因此,后来把鸟名借作僧袍名。

“海青”来源于我国汉唐服式,虽然不是佛陀古制,但早已为佛教所用,形成了佛教的特色。它的衣领用重叠的三层布做成,叫“三宝领”;领上扎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喻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它的袖口是缝合起来的,这也是僧袍和俗袍的区别。海青使僧人的仪容整肃、道风庄严,它虽然不属于法衣,但除了袈裟以外,当是最圣洁的僧服。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

“海青”的颜色,多根据寺内传统习惯,普通僧人以青灰色、木兰色为主,长老法师则以黄褐色为主。

衫、褂

佛教丛林寺庙自唐代百丈禅师倡导农禅制度以后,僧人都要“出’坡”或参与寺内杂务,穿着“海青”不方便,于是出现了衫和褂。衫的款式是采用“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而制成,纽扣在腋下的右襟边沿。衫的种类有长及脚背的长衫,长仅过膝的二衫,长未及膝的短衫。褂的款式是“三宝领”的对襟短褂,有袖或无袖。本世纪三十年代,太虚大师还倡导一种新式的对襟褂“太虚褂”,即现在“罗汉褂”。衫和褂的颜色,以灰色、褐色、木兰色最为普遍。

帽、冠

僧人都是光头,一般不戴帽。但在冬季或部分老年僧人,也有不少戴帽的。僧帽主要是紧随头型的便帽和上大下小的平顶帽,冬季的老年僧人多戴披风帽,俗称“观音兜”。济公和尚所戴那种前后起翘状如元宝的“芙蓉帽”,现在很少有人戴了;另有天冠、宝冠、毗卢冠等“法冠”,一般僧人不能戴,只有大法师在“放焰口”仪式或重大法会上才能戴。

鞋、袜

我国汉地僧人都必须穿鞋、袜,在《救修清规》、《月用轨范》等典籍里都有明确规制。鞋有三种类型:一是芒鞋,用草类织成,又叫草鞋。二是罗汉鞋,用布料做成,鞋面为三片布条缝牢,鞋帮缀留一些方孔。三是僧鞋,用布料做成,鞋面中间有硬梁,全身无孔。罗汉鞋多为灰色、褐色,僧鞋多为黄褐色。袜子为长筒布袜,实际上就是我国汉唐以来布袜的式样,习称为罗汉袜。罗汉袜上齐膝盖,裤管孔在袜内,不但可以冬季御寒,夏季防范虫蛇,并且可以庄严威仪。袜的颜色以灰色为主。

『陆』 佛教用品僧服伽蓝褂僧鞋

印光大师开示“素质清明皂,其助光滑者,乃椰子油。其皂去垢,不让荤皂。而洗衣浴身,永离腥膻浊气。不独吃素念佛之人应当用,即一切人亦应当用。以唯益无损,谁不应用也。”“素质清明皂”是完全根据出家人和居士修行的要求,采用无香料香精的植物配方,无动物成分,不使用矿物油,温和环保,不刺激,不易引发敏感。适合八关斋戒,生活修行必备日用洗护产品,素质清明系列,倡导生来纯净,不忘初心,培福增慧,沐浴清洁,回归身心清净。

『柒』 我在交流会上看到一个和尚穿着僧服在买首饰和本命佛项链,是纯黑的石头,佛背面非常光滑,正面不怎么光滑

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也不是护身符、转运符、吉祥物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

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庄严的环境中,人们内心的虔诚容易被引发。

对佛像应该当做佛来看待,恭敬尊重,断除种种不敬,包括:对佛像的“好丑”妄加评论,将佛像当做装饰物、置于不净之处,进行买卖等。对法亦应如是发起恭敬,因为法是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车乘。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也不是护身符、转运符、吉祥物,好好恭敬三宝、断恶修善,才能趋吉避凶。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贪图外在的资财,却有一些不懂得佛法的人借佛敛财,不懂得真正的宝藏在自己内心。

修行是修内心,不是修外境,佛像也是为了启发我们的内心。譬如一张照片,它只是一张纸片,但若照片中有自己的亲人,一见到内心就会生起亲切温暖的感觉。

无论男女,都不应把佛像当做饰物或护身符佩戴。佛像的作用是让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像”而产生对佛陀的恭敬、尊重、信仰与效学之心。佛菩萨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师长、榜样,依法而行才是真正的皈依。佛像宜虔诚恭敬供奉,不要随意戴在身上。

关键是:什么表现算“足够虔诚”呢?如果行为上做不到,那就只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而已。若行为处事都忆念三宝、谨慎因果,战兢惕励、如履薄冰,那才是真正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