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级与地震能量的关系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都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震级直接与震源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有关,可以用下述关系式表达:lgE=11.8+1.5M。式中,M为震级;E为地震能量,用焦(J)表示。根据上式,可推导出:地震震级每提高一级,地震能量提高约31.6倍;地震震级每提高两级,地震能量提高1000倍;地震震级每提高三级,地震能量提高约31623倍。

今天小编对地震震级与地震能量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https://www.nc005.com/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