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白粉病的病因是什么

月季白粉病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 3 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月季白粉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环境条件是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温室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温度高、温差变化大、种植密度大等都会引发白粉病;氮肥施用过多,土壤中缺少钾肥时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灌溉不足、土壤过干会导致白粉病的发生。      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同,小叶和光叶的品种常较抗病,而芳香族的多数品种不抗病,尤其是红色品种极易感病。植株的不同部位受侵染的程度也不同,幼嫩部位受到的侵染较重,尤其是嫩叶,因为含有S-丙氨酸和有吐水现象,对病菌于孢子萌发和侵染有利,所以受到的侵染最严重。

分生孢子在气温2-33℃、空气相对温度23%-100%条件下都可萌发。分生孢子发芽的适温为l7-25℃,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7%-99%。在温度为20℃、湿度为97%-99%的条件下,病菌孢子2-4 小时就能萌发,3 天左右就能产生新的孢子。夜间温度较低(l5-16)、湿度较高(90%-99%)时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白天气温较高(23-27)、湿度较低(40%-70%)时则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及释放,所以春、秋两季是白粉病的盛发期。冷凉潮湿的夜晚与高温干燥的白天的交替循环,可以使白粉病迅速扩展,在这种条件下,白粉病在3-6 天后就会发生。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的月季白粉病的病因是什么的内容,当月季出现这种病害时要及时处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