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是谁真名叫什么(历史上的朱元璋都有哪些功绩)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这位皇帝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起于布衣,最落魄的时候,还以乞讨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参加反元以后,只是历时15年,便是建立偌大的明朝,并且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伐成功,这样的作为,纵观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明朝开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集权也是费尽心机,诸如在洪武十三年杀丞相胡惟庸,并且是顺势罢中书省,将延续了1000多年的丞相制废除,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可以说是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如此行为,在之前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但明太祖朱元璋如此辛辛苦苦的集权,到了后世却不一样了,自明成祖朱棣正式设内阁以后,随着时间推移,明朝的内阁权力是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出现了内阁首辅,还被人称之为相。

这样来看,朱元璋辛辛苦苦集权,后世似乎是败家子,在以内阁分权?

其实后世皇帝为什么会给予内阁越来越多的权力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是每个皇帝都如同朱元璋那般精力旺盛,不是每个皇帝都有朱元璋那样的耐心,所以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工作量,只能以内阁来辅佐自己,相应的肯定要过渡一部分权力出去。

当然认真来说,后世皇帝如同明太祖朱元璋一般,看似设内阁在分权,但同样也是在集权,只不过方式不同。明太祖朱元璋的霸道方式是直接干丞相的活,而后世皇帝是将丞相的权力分给内阁一部分,再分给宦官势力中司礼监一部分。

所以内阁首辅虽然被人称为相,但司礼监太监,也被一些人称之为内相,这样的设置,使其是相互牵制,皇帝不至于大权旁落,还可以让他们帮忙处理大部分政务。

而后世形成的监(司礼监)、阁(内阁)共理国政的这种集权方式很不错,像到了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之时,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大部分亡国之君,这位明朝的亡国之君还是拥有着实权的,可以说这一设计是有效防止了明朝皇帝的大权旁落。

那么明太祖朱元璋一天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大呢?以至于后世皇帝采取另一种方式来躲避这种工作量呢?

根据《明太祖实录》来看,有人特意统计过,以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来看,8天之内各部门的奏札共1660件,这里面涉及的政务有3291件事,平均算起来的话,明太祖朱元璋每天要审批多达207份公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11件,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工作量。

像处理政务超过411件事,不是说批个行与不行就可以了,还要思考怎么解决,再批示下面该怎么做,一天处理这么多事,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巨大的工作量,对于朱元璋可谓是很大的负担,但为了集权,只能咬咬牙坚持下去。

而且为了防止后世皇帝受不了这种苦,再复立丞相,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还特意说道:“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朱元璋留下这样的祖训,后世皇帝只能无奈的以皇帝身兼丞相之职。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于是发展到后世。

这些皇帝别出心裁的设置出内阁和司礼监相互牵制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共同协助皇帝处理大部分政务,使皇帝既保持了集权,不怕大权旁落,更是可以躲于后宫之中偷懒。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