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不少优秀的特型演员,古月就是其中之一。在过去的时间里,古月在国内外都很是知名,原因就在于他作为毛主席的特型演员,他将毛主席的形象演绎地惟妙惟肖,就好像毛主席从来没有离我们而去。
但古月并非唯一的毛主席扮演者,此外如唐国强塑造的毛主席形象也十分受欢迎,但就面相和演技来说,古月是最接近毛主席的。而古月在一次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前来探班的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后者被古月的形象所打动,甚至抱着他哭出了声来,让人感动。
在2005年7月,古月来到广西临桂县,和几位特型演员一起,参加一场影视基地的奠基仪式。在参加完活动后,古月和妻子一起去了深圳游玩,随后返回佛山。
古月参加活动
7月2号晚间,古月突发心肌梗塞,情况十分危急。家属察觉不对,立即拨打了120电话。救护车赶到的时候,是晚上11点08分,已经病危的古月在看到医生后,拉着医生的手说:“我不行了,我不行了。”
医生赶紧把他抬上了担架,并开始急救。但从那时开始,古月的身体已经开始发黑发灰,呼吸和心跳十分微弱,人已经进入濒死状态。
在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抢救后,古月的心电图还是一条直线。医生一直在用起搏器进行心脏复苏,甚至还用了电击,但都无济于事。古月的家属只好接受这一悲痛的事实。古月离开了人世,时年六十八岁。
7月5号,在广州殡仪馆,家属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古月遗体身穿绿军装,躺在百合花簇拥的灵床上,接受亲友的告别。
古月追悼会现场
当天来缅怀他的,有不少他生前的战友和同事,其中包括曾饰演邓小平的卢奇、饰演刘少奇的郭法曾,还有八一电影制品厂的多位领导。
古月的妻子张燕守在灵床前,颤抖着双手对前来吊唁的人们挨个致谢,而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伏在灵床上泣不成声。除了妻子儿女,古月最为亲近的就是从小相依为命的姐姐胡敏,老人家也已经满头银发,得知弟弟的死讯,顿时陷入极大地悲伤中,好几次哭的晕厥了过去。
古月姐姐扶棺痛哭
古月的同事卢奇在现场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古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人好戏更好。卢奇还说:古月身体一直很好,可能是因为太好了,并不注意养生和保健,在拍戏的时候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拍完戏经常很兴奋,老是约着几个人通宵打牌和下棋……为了拍戏要减肥,连续几天不吃不睡,可能给他的身体埋下了隐患。
除了亲朋好友,当天到达追悼会现场的,还有三百多位广州市民,大家都是来深切缅怀这位传奇影视艺术家的。每个人的神情都是十分肃穆的,情到深处,还有人流下了眼泪。要问这些群众为什么关切古月,就是因为他成功塑造了人民敬爱的毛主席的形象。
各界人士参加古月追悼会
古月曾说,自己要拍一百部关于毛主席的作品。然而,直到他因病去世,这一数字停留在了八十七部,他终究是没能达成自己的梦想,这也让喜爱他的观众感到遗憾。
古月原名胡诗学,古月是他的艺名。在1937年,古月出生在了湖北汉口的一个普通家庭。那一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的年份,无数家庭因此死难流离,古月一家也不例外。
古月的父亲在抗战中战死,母亲与两个孩子失联,可怜的这对姐弟,就此成为孤苦无依的流浪儿。历经颠沛流离,古月和姐姐来到了广西桂林。
在六岁的时候,一个好心人将他们送进了桂林当地的孤儿院。可是,孤儿院的生活并不容易,除了免于冻馁之苦,没有半点快乐可言,被羞辱和打骂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直到后来,解放军打到了广西,桂林也宣告解放,古月和姐姐胡敏才被从孤儿院领了出来。
在离开孤儿院后,姐姐胡敏因为能歌善舞被选到了文工团,自此生活有了着落。而古月自幼就与姐姐相依为命,不愿意离开姐姐,于是就在文工团找了打杂的工作。
文工团
尽管人小,但古月很是聪明伶俐,深受文工团成员的喜欢,最终也被吸纳到文工团中,开始了自己的文艺生涯。也是在这时,喜爱画画和写诗的古月想着给自己起一个笔名,于是就把自己的姓氏拆分开来,作为作品的署名,这才有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起初,古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毛主席长得很相似,直到有一次他外出公干。在回来的火车上,古月发现对面有一个乘客一直盯着自己看。
古月就心想:我脸上又没字,这个人怎么老是盯着我看?眼看这个乘客还是盯着自己,古月忍不住了,就问他:“你为什么老是盯着我?都盯了一路了。”
那位乘客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说:“我觉得你很像他。”
就在古月疑惑的时候,那位乘客拿出了一张油画,展开一看,是当时很流行的《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经老人这么一说,古月也很惊讶,他感觉自己好像确实和毛主席有几分相似。
回到昆明,古月自己也去买了一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拿回家端详,还拿了一面镜子不停地参照,又拿来一把梳子学着毛主席的发型把头发往后梳。看着看着,古月自己也乐了起来,自己和毛主席确实很像。
然后,古月跑去找了姐姐,古月神秘兮兮地说:“姐姐你觉得我像谁?”说着就把手里的毛主席油画展开放在姐姐面前。
胡敏看了一会儿,也惊喜地说:“确实挺像的。”这个时候的古月,还仅仅只是惊喜于自己与毛主席又几分相似,并不知道自己会因此改变人生命运。
直到1978年,文化部下达了在全国招一批特型演员的文件,其中就包括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当时是昆明军区文化科长的古月在看到这份文件后,不禁欣喜不已,他想要报名,但很快又退缩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演戏不够精湛,更何况还是演毛主席,要是演不好,丢了自己的脸不说,还有损毛主席的形象。
古月旧照
就在古月畏畏缩缩的时候,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胡可来到昆明军区文工部视察,当时正是古月负责接待。在看到古月的第一眼,胡可就发现古月和毛主席很相似,他在心里暗暗说:“像,太像了!”
不久,胡可来到古月家中拜访。胡可先和古月聊了会家常,然后切入正题说:“你看到中央下发的特型演员组统招文件了吗?”
古月这时明白了过来,胡可就是为这事来找他的,他回答说:“胡部长,您是不是想劝说我参加毛主席的试镜?不瞒您说,这事我也想过,但我的演技怕是过不了关啊。”
胡可在此时劝慰他说:“演技可以后天学习,况且你这张脸就是最好的演技。再说了,只是让你去试试,能不能选的上,还是后话嘛。”
这时,古月的妻子也劝他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嘛。”古月思索了片刻,最终答应了下来。
古月和妻子
因为参选特型演员要先寄一张定妆照,古月怕自己不符合要求,被退回来,于是跑到云南省话剧团去试装。当古月穿上话剧团《西安事变》节目中的毛主席服装时。化妆师惊呼:“你可比我们团的毛主席像多了!”于是,古月拍了几张照片,交给胡可带回北京。
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候选人的照片放到了叶剑英元帅的办公桌上,一共有二十多张。叶剑英元帅端详了一会儿,一眼就看中了古月,他甚至觉得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本人的照片。就这样,古月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选中了,成了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特型演员这个职业,也是由来已久。1928年的时候,苏联的电影大师爱森斯坦在拍摄《列宁在十月》的时候,就采用特型演员来塑造列宁的形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批苏联电影进入中国,其中就有《列宁在十月》,中国人头一次在荧幕上看到由演员扮演的政治领袖,其样貌和言谈举止竟然和原型一模一样,不禁大为惊奇。
《列宁在十月》
不过,因为当时毛主席还在世,涉及他的影片一般都采用艺术手法来表达,没有像苏联一样直接演绎。
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我国才学习苏联做法,在影视剧中使用特型演员来演绎领导人的工作才被提上日程。
1979年,国内拍摄了电影《大河奔流》,其中就有“毛主席”站在黄河大堤上对女主角李麦说:“李麦同志,请你来和我们谈谈黄河的情况好不好?”的场景。当时饰演毛主席的,是演员于是之。
只不过,《大河奔流》中有关毛主席的画面只有一幕,台词也仅此一句,但这部作品开了国内扮演领导人的先河。于是之也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他和毛主席并不是很像,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型演员。
《大河奔流》中于是之饰演的毛主席
在《大河奔流》拍摄的同时,文化部已经在着手找寻毛主席的特型演员,正是通过大海捞针式的搜寻,这才有了古月成为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古月饰演毛主席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第一次演戏的时候,他十分紧张,虽然经过多次排练,但看到快怼到脸上的摄像机,他还是很不自在,以至于说台词的时候支支吾吾,神态也十分慌张。
导演一遍遍的喊“卡”,很多胶片就被浪费掉了,导演也逐渐失去耐心,对着古月挖苦说:“这么张脸怎么偏偏长到了你身上呢?”
一句话说的古月十分羞愧,但又无法反驳,只能下定决心恶补演技。在片场中,随处可见古月在虚心向别人请教,也是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第一部作品《西安事变》顺利杀青。
在此后,古月并没有满足现有的成就,为了更好的演绎毛主席的形象,他成百上千次的观看毛主席的资料片,模仿他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古月注意到毛主席抽烟的动作,他发现毛主席抽烟的时候,香烟夹在手指中,因为毛主席的手很大,吸烟时手掌会遮住嘴。于是,古月就记住了这个动作,学着毛主席的方式去抽烟。在他把这一动作演给导演看的时候,也被导演连连称赞。
古月在《西安事变》中饰演毛主席吸烟
为了和毛主席的形象贴近,古月甚至跑到了毛主席的老家湖南韶山,住到了一个老乡家里,每天和老乡同吃同住一起干活。因为古月是湖北人,他的口音和湖南人相差很大。一段时间下来,古月已经能够说一口地道的韶山方言了。
而通过长期的反复练习,古月对于毛主席的神态动作都有了很好的把握,从走路到微笑,从抬手到皱眉,都如同毛主席本人还在世一样。
更令人叫绝的是,古月还学了一手毛主席的书法,在拍摄《朱德元帅》时,有一个场景是毛主席为朱德题词,古月拒绝了替身,自己亲自挥毫泼墨,让在场的同事无不惊叹。
古月书法作品
古月的进步被大家看在眼里,当初挖苦他的导演在看到他的表演后,也惊叹说:“这是古月吗?”
为了演好毛主席,古月吃了很多苦。毛主席的一大特色是他那别具一格的“背头”发型,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做,难做的是毛主席老年的时候,头发已经比较稀疏了,而古月毕竟还年轻,头发很浓密。
有时候要扮演毛主席老年的模样,就要给古月戴假发套,但当时的化妆品和胶水中很多都含有酒精成分,古月又对酒精过敏,以至于一戴假发套,第二天他的头皮就会过敏,然后就开始发炎,一个星期下来,额头的皮肤都溃烂了。
古月还开始尝试吃辣,一日三餐都少不了辣椒。起初,古月被辣的满脸通红,不得不边吃辣椒边喝凉水,也因此落下了胃病。
在拍摄《毛泽东的故事》的时候,古月在大冬天跳进水中,即便身体已经冻得打哆嗦,但他还是极力的演着高兴的神情。等到拍摄结束,古月从水里上来,已经瘫倒在地,抖成一团。那场戏后,古月卧床整整休息了一个星期。
拍《四渡赤水》的时候,古月体型偏胖,但那时的毛主席很清瘦,古月因此一个月减重二十五斤。等到《父亲》开拍的时候,为了饰演六十多岁的毛主席,古月在一个月内又吃胖了二十斤。
古月在《四渡赤水》中的剧照
古月的努力让他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开国大典》、《毛泽东的故事》、《重庆谈判》等多部作品,使他先后两次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荣誉。而他本人,更是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当《开国大典》播出后,多少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这部影片,更是也去看“毛主席”。当古月在体育场里喊出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场的观众掌声雷动。
古月去湖南长沙、湘潭、韶山等地寻找领袖风采的时候,更是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就好像是毛主席本人回来了似的。
1993年,古月随着中国电影代表团去美国参加电影展,一下飞机就被记者给围住了,不管到哪都有人尾随。
在洛杉矶华人戏院举行《大决战》首映式的时候,当古月走上台前,掌声更是热烈,大家欢呼“毛主席万岁!”情不自禁的古月喊出了一句:“人民万岁!”更是引发全场欢呼雀跃。
当时的观众中,不仅有华人,也有黑人和白人,但大家都热爱毛主席,可见毛主席的影响力之大,也能看到古月将毛主席的形象演绎得极为成功。
更能说明古月演绎成功的一点,就是他与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的会面。当时,古月正在河北筹备《走出西柏坡》的拍摄工作,李讷也恰巧就在河北,于是就来到了现场。
李讷见到古月的时候,古月刚刚演完一场戏,服装都没有换。两人见面的第一眼,李讷就已经愣住了,古月能从李讷的眼神中看出那种惊喜与忧伤。
李讷拉着古月一起坐着拉家常,给他讲了很多毛主席小时候关爱自己的事情,情到深处,望着极像父亲的古月,李讷不禁放声大哭,一把抱住了古月,就像当年抱着自己父亲一样。
临走的时候,李讷向古月深深鞠了一躬,这既是对古月的感谢,也是对他的认可。
成名后的古月,依旧保持着谦卑的本色,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观众向他要求签名或合影,他都会欣然答应。有时候,在外面吃着饭也会放下碗筷去做这些事情。
对此,妻子曾劝他不要这么随便,但古月说:“毛主席是中国人的主席,老百姓爱的不是我,是主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影视行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西方大片和娱乐片的冲击,特型演员的地位也大不如前。与商业演员相比,他们的收入十分微薄,有时候甚至没有片酬,只有奖金。
《大决战》这一经典作品拍了三年,但演员只拿到三千元的奖金。一些演员为了生计,也开始转型,而古月还在坚守。
《大决战》中的毛主席和周恩来
与此同时,一些非特型演员也开始涉及古月所在的领域,比如知名演员唐国强也开始饰演毛主席。
尽管与古月相比,唐国强与毛主席并不是很像,但由于出色的演技,他也凭借《长征》这一作品,收获了观众的认可。
对于古月,唐国强曾评价说:“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每个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古月的扮相是无法复制的。”
随着时代发展,领导人物的演员不再追求形似,更多的是神似。在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中,也只有饰演周恩来的刘劲是特型演员,唐国强算是半个,至于其他人,都与历史人物的形象有很大差别。之后的《建党伟业》,更是看不到一个特型演员。
唐国强
早在九十年代,古月就已经注意到了时代的变化,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更关心的是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
古月曾说:“演主席是我终身的任务,我会一直演下去,现在我最想演一些鲜为人知的老年毛主席的角色。因为这段历史不能空白,我们要对后代负责。”
2005年,古月在《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一片中饰演了第八十四个毛主席的形象,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扮演毛主席。不久后,他就因为心肌梗塞去世了。而他一生要演100次毛主席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古月曾说:“思想是灵魂,技巧是手段,生活是基础。领会得深,才会演得真。”作为一名特型演员,古月因为面相而改变了一生,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
但真正让大家记住他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他的专业精神。他为了扮演好这一角色,几乎耗费了半生的精力,一直以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学习,更以一个坚韧刻苦的精神去要求自己,不期待回报是否丰厚,而是真正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个事业,一个弘扬我们国家开创精神的事业。
古月
他的这份敬业精神与历史使命感,值得很多新生代演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