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商誉?简单讲就是上市公司收购一个项目或者另一个公司,收购价超过人家的净资产,那么溢价的部分没地方去,就计入会计准则里“商誉”这个科目。原本,商誉没什么好坏之分,只要是好资产,溢价一些,甚至几倍净资产收购也是正常的,只要能产生效益。
但动歪脑筋的不少!前几年很多A股上市公司集体“洗澡”,把没地方计提的亏损额全部被揉进了“商誉”,让“商誉”来背黑锅,导致大家一提商誉就害怕。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要在年底集中“洗澡”商誉?就是这些上市公司收购的项目都是“烂项目”,收购前做各种流水和利润,把数据做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可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套现。而上市公司做了“冤大头”,大股东在掏空上市公司,随便找个朋友,搞个项目,然后做大流水,卖给上市公司套现。关键这一切还是合法的。比如:A公司收购B公司,B公司收购前净值产2亿,净利润1亿,现在以20倍市盈率收购它,也就是A公司花了20亿收购B公司。而B公司实际净资产只有2亿,所以能够计入A公司的净资产只有2亿,剩余的18亿就计入A公司的会计商誉了。而你们这些听消息买股票的人就死在这些烂公司里面了,收购前前景一片看好,收购后业绩马上变脸,甚至直接0收入,还出现巨额亏损。这样的收购案不但会让20亿打水漂,还会每年吃掉上市公司原本的现金流,然后导致股价大跌,散户还抱着美好愿望不肯离场,结果越拿越糟糕,最后甚至血本无归。
而上市公司为了止血,开始主动收拾一地的鸡毛,把计入商誉的18亿一次性计提掉,这样一来,下季度的财报就非常漂亮了。不明真相的散户又开始觉得这是一家好公司,你看这个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有百分之几千。然后这些无良的大股东又开始策划第二个收购案,继续掏空股民,期间还会花巨资去搞市值维护,因为跌得太低了就失去融资功能了,就无法割散户股民的韭菜了。看到这里,是不是被你们平时看消息买股票惊出一身冷汗?所以一定要记住:经常融资,会计商誉很高的公司一定好不到哪儿去。一样的道理,从不融资,还经常大额分红的公司差不到哪儿去。
巴菲特所喜欢的商誉其实跟我们国内说的商誉完全是两个概念了,也不是会计概念,而是“经济商誉”,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心智价值,可以提价、溢价的品牌品质效应,真正的经济商誉恰恰是我们追求的好公司。
如果用老巴的标准,国内商誉最大的公司应该是贵州茅台,因为茅台的品牌溢价无法计入财报。而能够给贵州茅台源源不断创造巨额利润的并不是茅台的有形净资产,而是茅台的品牌价值。同样500毫升飞天茅台和王子茅台,生产成本几乎一样,零售价格却相差几十倍,这里面的价差就是“飞天”两个字给的。如果我们通过老巴说的概念里面的商誉就能找到未来的“茅台”,那么就能获得超额利润。一部分上市公司不断地并购确实为了获得未来更高的利润,只是事与愿违,这是可以理解。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并购的初衷就是为了推高市值,变向割散户的韭菜,你说结局怎么可能好?说到底,商誉是否真实,其实反应了大股东的人品和价值观,所以真正好的公司就是企业家好,价值观正,不会坑蒙拐骗,只会踏踏实实创造股东价值。
经济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大家看看,超额利润全靠经济商誉。所以巴菲特选股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寻找高经济商誉的公司,然后去分析这家公司可以获得如此高的经济商誉是什么核心竞争力,让对手无法复制?而我们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商誉是什么?是一堆坏账,没地方计了,计入了会计商誉,把商誉两个字给搞臭了。
一般这种靠概念推高估值的公司很少有机构参与,除非基金经理拿了“黑钱”,这种情况另当别论!而不明真相的散户真的很容易被忽悠,出一个利好就疯狂炒作(所以我再三强调不要看新闻炒股),一头就扎进去,拦也拦不住。炒股么就是“赌一把”,你们说,这样的亏钱值得同情吗?这些人宁可去赌这些概念股,也不会踏踏实实拿着价值股。概念股亏了80%也能接受,毕竟愿赌服输么,而价值股亏20%就要骂娘了,价值股怎么可以跌?殊不知,前面的80%未来一定会变成0,而价值股的20%未来至少赚20%,这是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