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职务后怎么安排(干部免除职务后还上班吗)

编者按

——原先流程冗长的审批手续,如今怎样确保“提速”?

——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大难”风险,怎样平稳化解?

——“评优”效果不明显,“评差”会带来怎样的转变?

2022年是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验收评估的关键一年,试点地市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社会治理路径方法。今天,长安君带来山东、辽宁、重庆等地的故事。

以立法补短板,良法矩阵给滨州带来“新补给”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了,真是太感谢你们审批局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了,为你们的服务点赞。”

2020年11月20日,山东滨州益民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对博兴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说。此证的办理,开创了博兴县以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先例。

当年4月,《滨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规定》经滨州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正式施行。得益于这一地方法规的细致规定,相关行政审批开始大幅“提速”,改革在法治保障下,发挥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自2015年山东滨州市被授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地方立法成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重要保障,颁布实施网格治理、社区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22部。

“小快灵”的立法思路,让市域立法周期较短、形式灵活,能够提供更及时、更精细法治保障;“小切口”的立法特点,摒弃“大而全”,扭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以“点上立法”解决“面上问题”;“小成果”的立法成效,第一时间总结社会治理经验,推动工作成效向立法成果转化。

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是每一部地方性法规的价值追求,也是良法的生命力所在。科学立法是事关社会治理整体效能的大事,只有紧紧围绕解决堵点问题、靶向发力,才能有力保障善治、推动发展。

打通依法决策“堵点”,让老工业基地旧貌换新颜

“以‘四定’为核心的“三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实现预期目标。”2020年初,辽宁本溪本钢集团满载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收获,展现出老国企的新姿态。

辽宁省本溪市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多、改革任务重、风险隐患多,行政决策程序不规范极易引发社会风险。当地建立完善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决策前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可行。

本钢集团改革过程中,当地借力省直部门、钢铁行业专业智库等力量,科学论证制定改革方案,提出回应群众诉求、完善补偿方案、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等系列措施,本钢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实现了“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一次企业的“瘦身健体”,一场改革的“健身强体”,为企业实现稳健运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近年来,本溪市不断抓好“关键少数”,以问责倒逼尽责,推动领导干部树牢合法性审查的程序意识,对因决策不当、违法决策等造成不良影响的,锁定责任链条,有力警示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切合本地实际,完善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生态立市“1 N”立法体系,确保决策合法性审查有了更加切合本地实际的法规依据。以依法决策引领依法治理,城市平安指数和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对“最难办事科室”亮黄牌,为干部履职念起“紧箍咒”

为调动机关科室的工作积极性,重庆南川区做过很多努力。2009年,南川区曾评出10名优秀中层干部,并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但是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正面激励、典型引领效果不佳,那么能不能反向倒逼?市南川区请服务对象和群众打分,探索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评优”变成“评差”之后,窗口办事作风有了明显改善。

2014年以来,南川区委、区政府开展了“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将户政、车管、法律援助、公证及教育、住建、交通等35个职能部门(单位)、102个科室作为参评对象;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细化为“冷、懒、推、乱、贪”5种表现和22个具体事例,形成负面清单,由市场主体、服务对象、警风(行风)监督员及法学专家、律师等组成的1000人参与评议,每季度评出10个“最难办事科室”,并曝光评议单位存在的问题。

连续2次“前3名”的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连续3次的免去分管领导职务。“最难办事”的10个科室在全区曝光,评议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年终绩效奖挂钩。截至目前,已评议19次,谈话提醒323人次,免职4人,纪律处分2人,多名拟提拔干部暂缓提拔。

“评最差”并不是最终目的,评议结果直接与科室干部职工“面子”“帽子”和“票子”挂钩,真正达到了以评促改的目的。“评差”的责任压力很快得以传递,各单位普遍感受到评议带来的巨大压力,开始主动厘清权责边界,持续规范和优化行政权力的运行,强化自身责任意识。首次评议“中奖”、第二次甩掉帽子的区人力社保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科科长表示,“服务稍有不到位,民意就会反弹,真的是天天如履薄冰。”

用干部的“紧张指数”换取了群众“满意指数”、地方“发展指数”,推进了行政机关的高效运行,真正实现从“群众围绕窗口转”到“窗口围绕群众转”的转变。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