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十月。
曹操的大军一路南下,顺利接管襄阳,将战线一直推进到了江陵。
曹操看到了长江,也看到了一统天下的大势。
定北扫南如此的顺利,他不会觉得长江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相反,曹操觉得这是他生命中新的起点,新的跳板。
刘备此时已经如丧家之犬,寄居在东吴的地盘上,而孙权的大军能守得住长江吗?
对于曹操而言,未必!
曹操大军占据江陵之后,激动的给孙权送去了一封信: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吴将军呐,我弄了八十万水军,想要和你在吴地打猎呐。
曹老板就是这么嚣张,就是这么狂妄。
打了半辈子仗的曹老板,也有狂妄的资本。
看看当时的局势,曹操占据了幽州、并州、青州、豫州、兖州、荆州六州土地,实力碾压全场。
孙权将这封信给大家看,大家纷纷主张投降,这曹操太凶猛了,还是不要硬刚。
这一次也暴露出江东基业一个致命的短板。
江东基业其实是建立在孙氏一族对江东士族的屠戮上,其中以江东士族领袖陆氏最为惨烈,正因如此,老牌士族们在骨子里对孙子政权充满反感。
想孙氏的新政权和江东地方老牌士族之间的权力平衡也很容易割裂。
曹操大军压境,这样可怕的现象更加显露出来。
孙权的政权中,老牌士族以张昭为代表,他是坚定的投降派。
而相反,江东的新兴士族中,鲁肃、周瑜两人又是坚定的主战派。
老牌士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求稳,也只有稳才能保证这些世家大族在江东万世不朽的强悍地位。
可对于那些尚未接近权力中心的新兴士族而言,他们最希望的是乱,因为只有乱世才能顺利完成权力高层的更迭,让他们这些新兴士族重新登上权力中枢。
所以,我们会发现孙权十分讨厌这些老牌士族,他重用的人中,很多都是年轻人。
骆统、朱然、陆绩、凌统等等,这些人在孙权手下做事,不过十几岁,却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才。
除了核心层的周瑜、鲁肃三十多岁,其余的人才圈层大多年少有志。
孙权铁了心的要将江东的那些老牌士族利益链连锅端,不过他穷极一生也没能做到,更多的时候只能寻求一种看似极致的平衡。
周瑜、鲁肃两人力挺主战,孙权最终拍板迎战曹操。
当天夜里,孙权给周瑜征调了三万精兵,以周瑜、程普为主帅,鲁肃为总参谋,进入鄂县樊口与刘备合兵。
而在樊口的刘备已经等候多时,每天都派人在江面瞭望船只,期待孙权能够尽快派兵增援。
终于,周瑜来了。
孙刘联军的作战计划,分为两步:
- 东部战场:孙权带领大军进攻合肥,张昭带领大军进攻当涂牵制其分兵
- 西部战场:周瑜、刘备带领大军阻挡曹操
曹操大军进抵巴丘听闻孙权兵围合肥的消息,马上派遣部将张憙引兵驰援合肥。
他自己则亲统大军进抵赤壁正面进攻周瑜、刘备。
不过,在江陵的这段时间,曹操帐下的不少士兵都染上了瘟疫,很多人都病死军营。
北方士兵大多不习水战,曹操下令将所有战船用铁索联结在一起,增强船只的稳定性。
两军在赤壁初战,曹军不利。
曹操下令让大军撤离战船,全部退到了长江北岸。
而周瑜也同样让大军撤离江水,屯驻在长江南岸。
两军相对,周瑜部下黄盖提出建议: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这个建议的核心就是“火”。
而故事的主角就是黄盖诈降。
黄盖选用了最为坚固的十艘蒙冲战船,船上装满了装上干荻和枯柴,上面又浇上了油,船体裹上帷幕,上面插上黄盖的旌旗。
十艘蒙冲战船全部陈列最前,后面牵引着另一部分的快船。
恰逢东南风起,黄盖带领投降士兵借风行驶,朝着曹操的江北岸驶去,到达江心时,黄盖突然下令将这十艘蒙冲战船升起船帆,船只的速度变得更快,直接冲到了离曹操岸边还有两里的地方。
曹操帐下官兵仍旧没有防备,纷纷出营观看,突然间,正面的十艘战船同时点火,箭一样的速度冲向了曹操的船只。
曹操的江北战船被全部烧毁,火势迅速蔓延到陆地营寨。
曹军开始万箭齐发,黄盖不幸被流矢所中掉入水中,士兵在夜色中救起黄盖,并没有认出他,以为是普通的一名士兵,将他扔在了厕所里的坐床上。
黄盖大声呼叫韩当,行当听到呼叫声,赶紧前来救援,保下了黄盖的性命。
而周瑜则趁势发起总攻,长江两岸鼓声震天,吴军士兵所向披靡,冲上了北岸。
曹操引兵从华容道撤退,周瑜、刘备水陆并进,一直追击到了南郡。
曹操留下部将曹仁、徐晃镇守江陵,乐进镇守襄阳,自己引兵返回了邺城。
曹操戎马半生,眼看着功业将成,赤壁鏖战,一把大火彻底葬送了他的希望。
回到邺城的曹操收到了不少群臣的讥讽、抨击,孙刘联军更是以政治噱头指责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写出《述志令》陈述自己的清白,以及洗刷自己心中的冤屈。
那句“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赤壁鏖战让曹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的志向渐渐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笑柄。
曹操的这次申辩,声音低沉,一眼望去,那是他睹物伤情的悲哀。
鏖战二十四年,谁曾懂他的艰辛?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