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与恶的距离
该剧讲述了在一起精神病患随机杀人事件之后,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辩护律师及其家属、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属、公共媒体以及精神病院面对伤痕、重建生活的故事。
该剧不仅囊括了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在华语电视剧史上也属罕见。该剧是一部值得媒体人好好欣赏的电视剧。当然,文艺作品只负责提出问题,而要解决问题,仍然需要所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勇敢前行。
2,想见你
该剧讲述了分别在1998年和2019年的男女主人公们,通过一盘磁带穿梭时空,找寻彼此的爱情故事。
该剧将它运用到时间领域和穿越领域,并且前后连贯、逻辑自洽,还包裹了一个如此纯情浪漫的偶像剧外壳,其奇思妙想,着实令人击节。该剧在保留台湾偶像剧的核心特色外,也拓展了台湾偶像剧的想象边界。同时,在偶像言情之余,它也融合了悬疑元素与社会议题,既丰富剧集可看性,也让剧集具有强烈的现实属性。
3,俗女养成记
该剧讲述了陈嘉玲是一个来自台南、在台北读书工作,39岁的她,才察觉到自己的失败。在成人世界里看似失败的“俗女”,是如何被她的童年、她的家人所“治愈”的,而最终,也愿意与“俗气”的自己和解的故事。
该剧是在追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负面”影响吗,不是,它对陈嘉玲孩童岁月的回顾。这一家人的日常,温馨、有爱、有趣。为观众呈现了那个时代台湾乡下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这是台湾的“请回答1988”。
4,若是一个人
故事讲述一个被分手的女生方佳莹(孙可芳饰)在分手之后的单身生活,一点点呈现她经历痛苦、逞强、试图挽回前男友到认清现实、最终学会一个人生活的过程。
《若是一个人》我更愿意将之归类为以自己为圆心、朋友为半径,在一定范围内试探完成自我修复和友谊疗愈的影片。
5,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由六位编剧将书中的九个故事改编成五个单元。书中深刻描述家庭中,因追逐分数的考试制度而扭曲的亲子关系,以及单一的成功价值观忽略了个体差异性的高压社会。
《你的孩子》100分钟,差不多一部电影的长度,却不如《黑镜》一集信息量巨大。它只是用伪科技的皮,讲出了一个俗套的家庭教育故事。矛盾还是老一套父母与孩子的冲突,风格更接近台湾人民最爱看的纯爱小故事。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它讲出了一个家庭霸凌的故事,一句“我是为你好”操控了孩子一生。
6,用九柑仔店
剧情以作者童年在云林阿公开的柑仔店生活回忆为原型,描述一名年轻人返乡接掌柑仔店的故事,由导演高炳权执导,陈洁莹担任编剧。
明明质量特别好,但总会被埋没,落个无人问津的结局。《用九柑仔店》,不明所以的名字,真的不太有让人观看的欲望,只不过,这一打开就没停下,而还没等刷完全剧,我就已经恨不得安利给身边所有人了。
7,奇迹的女儿
台湾年代剧,以1970年代台湾经济奇迹最大的功臣——加工出口区的几位女工为主角,描述她们离开农村踏入工厂的残酷遭遇与意识觉醒,带领观众窥探奇迹的背后、女工们的故事。 本剧改编自台湾著名的小说家杨青矗的《工厂女儿圈》,由温贞菱、连俞涵、孙可芳、林哲熹、黄镫辉主演。
8,做工的人
改编自台湾本土的工地工程师林立青的同名畅销书,讲述工地上几个工人的生活故事。
《做工的人》中的那群人在现实生活中身影无处不在,可在影视剧中,他们却长期缺席。这种长期缺席,意味着这个群体,在社会舆论中,长期地被忽视、被边缘化,缺乏话语权和存在感。
9,火神的眼泪
故事围绕著一群平凡的「打火英雄」而展开,描述同安消防队的消防员们,从每次面临的打火、救护与救援任务中所看见的人性。
从开播到完结,它一直维持着超高口碑。不仅数次拿下收视冠军,收视率一度超过《我们与恶的距离》,而且豆瓣评分也有9.0分。
10,花甲男孩转大人
台湾植剧场的最佳剧集,豆瓣9.2,口碑坚挺。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能被感动哭,细腻真切至极,根本不舍得一口气看完。
很接地气,对台湾的风俗宗教礼仪都有呈现。该剧不仅口碑坚挺,制作精良,而且还把观众的年龄层扩大,成为老少咸宜之作。
电视剧刚播完,就已开始筹划电影版了,可见其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