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举例解析)

今天为大家科普格雷欣法则

在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如果市场上存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是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是劣币,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使用劣币而将良币储存,久而久之良币就会处于被收藏、融化或者被输出国外的状态,劣币流于市场,良币退出市场,这就是劣币驱良币的原理所在,后来被人们称为“格雷欣法则”。

所以,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是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格雷欣定律虽然是货币、金融领域内的著名定律,但在商业、社会等各领域也有一定的泛化倾向。后来,人们就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主要指假冒伪劣产品在多种渠道向正牌商品挑战,并具有膨胀、蔓延的趋势。

比如说,在软件市场上的经济秩序和法规约束尚不完善时,或者不能很好协调工作时,盗版软件影响正版软件的制作、销售等,从而危害软件业健康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雷同于”劣币驱逐良币”,可称为”盗版驱逐正版”,是一种非正常的市场状态。

所以,在任何市场竞争中,突破基本底线的恶性竞争必然导致商品质量的整体降低,这也是格雷欣法则不断演绎成为现实的核心。

(0)
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