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和如今不同,历史上,吉林人的主食是以小米和高粱米为主的谷物。由于本地小麦种植面积不大,面粉类食物制作又要经过和面、饧发、揉擀等工序,远比烹饪谷物繁琐,因而吉林民间吃饭要多于吃面食。解放前逢年过节,为了制作上供用的大馒头和枣山,城中一些家庭甚至会请人发面、使碱——所以一提起面食,老吉林人无论城、乡,总会有一种精贵之感油然而生。好在面类食物中还有面条,只要把握“软面饺子硬面汤”(硬面汤指面条、面片之类)的规诀,总是比考验技术的处理面粉简单一些。
伪满时期的三纬路口,右下角为一休面馆
解放前的面条旧闻
随着关内移民在城市百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一些来自关内产麦地区的生活习惯被不断融入到吉林城的市井生活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大刀切细面,功夫看得见”,“上车饺子下车面”,以及“春天卖单饼,夏卖三鲜盒,秋有温汤面,冬上什锦锅”之类与面食有关的谚语,开始被吉林百姓谙熟如常。除了过生日吃面条,寓意长长久久外,一些人家,在姑爷第一次上老丈人家吃饭时,也多了“吃面条缠住腿”的习俗。然而面食对吉林人而言,仍比谷物类主食的地位高,特别是面条,通常是孝敬没牙的老人,心疼可爱的孩子,照顾生病的病人,才会出现在百姓餐桌的食物。
地位的高自然影响了普及。吉林城街面上的小吃食肆自古有包子铺、点心铺、煎饼铺、切糕房、窝头铺、烧饼铺、烧卖馆等专业店,除了朝族人开设的冷面屋之外,单单是卖面条的小吃店却极为少见。以至于在极为详实的《吉林市饮食服务志》中,也只记载了一些大店里招呼普通食客的特色面条。好在通过零星记载,我们在今天可以大致领略面条在当年吉林城的不俗风采。
当年在吉林城,最常见的面条为抻面和切面。《吉林市饮食服务志》记载位于今天青岛街的著名回族饭店“牛马行小楼”:除有烧卖、锅烙和各种精制“饼片”外,销量最多的是各种抻面条,该店的抻面条共分5种规格,4种条型;在刀切面中有家常面、烧面片、肉丝疙瘩汤、三饼珍珠汤等(后两种不是面条)。广受欢迎面条虽没有独立支撑店面,却一直隐身于其他各类饮食店之中,暗放异彩。
其实在解放前,吉林并非没有专门的面条饮食店。随着晚清时候,吉林东关开埠,大量日本人涌入吉林城。伪满时期,更是有大批日本殖民者怀揣着各自的目的,踏上了吉林大地。由于日本人特别爱吃面条,所以在他们开办的日式饮食店中,面馆就占有了一定的比例。其中在三纬路口由浅田四郎开办的“一休”拉面馆,福兴里由朝原健太郎开办的“朝阳面屋”、山原长福开办的“朝日馆”最为有名。日本面馆在吉林城比较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其部分习惯也影响了吉林人:在中国人吃面条的传统中,大致要有汤、卤、酱等浇头,不带浇头的“白皮儿面”是很少出现饭馆之中的。但日本人吃面条,有时只在过水面条里放酱油和醋。由于日本酱油的独特风味,让许多吃过这种简配日式拉面的老吉林人,认同并将这种习惯借鉴并保留进日常生活中,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
开方便食品先河的挂面
直到改革开放后的若干年,面食仍没有顺利称霸吉林百姓的餐桌。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和所有食品一样,会根据家庭内人口数、年龄定量供应,并非人们想吃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