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寺一景
井山庙
郑家花园老屋尚存的木雕
水车村,位于宁海县城东南约5公里。之前看到路牌就想要一探究竟,脑海中总浮现出一幅田园场景:溪流绕村奔流而去,一架水车在村前悠悠旋转,“吱呀”的声响伴着溪水叮咚,一同流过千年。
于是,找了一天趁着秋意拜访,但村民的第一句话就破灭了心中的场景:水车村并无“水车”,而且是古往今来都无“水车”。带着疑惑穿街走巷,走过古刹,寻访石碑,登上井山,眺望1600多年前的出海古港口……水车村,像一位深藏功与名的隐士,事了拂衣去,曾经的浓墨重彩,最终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淡淡痕迹。
水车村并无“水车”
水车村,位于宁海县五溪流白溪和杨溪的下游,白峤港上游。由上园、下园、港头、金家山和蒲岙5个自然村组成。在这里,有洋溪绕城而过,自跃龙山脚下折而奔流,在下陈村与白溪交汇后直抵水车,注入三门湾。
水车旧名水东,为古时三门湾海口要塞。宁海古称“缑城”,故有因“缑东水木之依”而得名“水东”之说。关于“水东”后来改为“水车”的原因有几种说法,相传最广的与明代宁海籍明朝大儒方孝孺有关。相传方孝孺因不肯为燕王朱棣起草即位的诏书而被诛灭十族,朝廷派官兵到水东村捉拿“方党”,村民哄骗说:此地只有水车,没有水东(繁体字“东”与“车”相近),从此水车之名便流传下来。
据相关资料记载,水车在五国十代时就有人在此居住,以郑、陈、葛三姓为主。若以港头村的僧帽山下寿宁寺的建寺时间推算,水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600余年前。
曾是晋代唯一出海港
港头村,寿宁寺的所在地,是一个偏东南的濒海渔村,因地处水车港之头、三门湾之尾而得名。根据史料记载,港头村曾是一个较为繁荣的村落,渔舟泊岸,樯帆林立,潮水可涨至村口的五叉樟前。对面的岩陡港,可停泊百吨大船。晋太康元年设立白峤村时,港头是当年唯一的出海港口,四方货物拢岸,店家商贾云集。文天祥在港头村《陈氏宗谱》的序言里曾这样描述:盖苍毓秀,得产俊英,缑山擅胜,杰出才名。
沿着穿村而过的山路蜿蜒而上,远远可见灰黑色的殿瓦掩映在苍绿色的古木之间。在寿宁寺杏黄色的院墙上,“晋代古刹”四个大字雄浑遒劲。
传说东晋时,天竺高僧昙猷乘着枫槎(用枫树槎条制作的木筏)进入三门湾,至白峤港头村登岸后,以禅杖戳地而涌白泉,从而创建“白水庵”。接着昙猷沿着宁海白溪进入天台山腹地,先后创建永福、柯山、石梁等寺,成为天台佛宗的开山鼻祖。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白水庵”改名为寿宁寺。
寿宁寺,曾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地。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鉴真和尚第三次渡海失败,一行30余人曾至此朝拜,并在古刹宿了一夜。到北宋时有数批日本求法僧在港头村登岸、下洋回国,该寺一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宋史·列传·日本》当中,详细叙述了北宋中日贸易商船掌舵之一——宁海水车人郑仁德接送日僧奝然等往返事件。
北宋初年,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私自到外国去。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奈良东大寺的僧人奝然,带着五六个徒弟,搭乘三门湾“船老大”陈仁爽、徐仁满的船来到中国,在寿宁寺上岸,后在台州官员陪同下到京城。当年12月,奝然拜见宋太宗,进献了全面介绍日本国版图、建置、历史沿革及中日交往史等内容的史料及贡品。太宗很高兴,赐奝然“法济大师”名号。
两年后,奝然返回白峤港寿宁寺,搭乘郑仁德的商船回日本。随船一起运去的,还有高1.6米的仿真身释迦佛雕像和《大藏经》等物。
仿真身佛像请到日本后,供奉在京都清凉寺释迦殿内,受到众多日僧崇敬,日本的唐招提寺、西大寺、极乐寺、延命寺等纷纷仿刻。现在,佛像被奉为日本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