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是哪里(福建青口在哪里)

祠堂,古称“家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建筑。历史上,它具备了家族议事、供奉祖先、继承传统、团结宗亲等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同姓乡里最为庄严的聚集场所。

视频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在闽侯县青口镇大义片区大埕村,坐落着这样一座古朴典雅的祠堂。在宗祠遍地的闽侯,它的规模算不上最大,但却声名远扬,称得上无人不晓;它曾辉煌一时,显赫乡里,也曾被暴雨冲垮,几乎沦为废墟,最终又否极泰来,重焕新颜,它就是荣绣陈氏祠堂。近日,记者来到大埕村,探寻荣绣陈氏祠堂“背后”的故事。

(荣绣陈氏祠堂)

四世九登黄甲显“科名”

一门八授豸冠留“美誉”

包括大埕村在内的大义片是陈氏一族的聚居。其祖先陈忠是“颍川陈”始祖汉太邱长陈寔的后裔,唐代时,陈忠携家族迁居京兆,仕唐有功,封鄂国公。唐僖宗时,其后裔陈勋为避“广明之乱”,和长子陈檄一起入闽,定居在福州。

(经历了百年风云,荣绣陈氏祠堂的正门依旧保留完好)

后来,陈檄在闽国任职,官至太尉、检校司空、左武卫上将军,深得王审知信任。王审知将从侄女嫁予陈檄为妻,并赐第于福州城南石井巷。陈檄生三子,其中长子陈令镕,官至大中大夫、颍川郡开国伯,居于大义,为大义陈氏始祖。大义古为崇善东乡西集里,据清林枫著《榕城考古略》《义溪杂咏记》等载,唐贞观年,时任泉州别驾的卫总持经过此地,见此处“商旅宾主有序,长幼有别”,大为赞赏,遂以“大义”名之。

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大义陈氏族人陈垲以显谟阁待制知福州军事、充福建安抚使,返乡祭祖,其诰词有“荣哉此行,何殊昼绣”之句,乡人与有荣焉,遂更里名为“荣绣里”,并立荣绣坊于村口,此后,大义陈氏也经常被称呼为荣绣陈氏。

(宗族荣耀)

自始祖陈令镕迁居大义后,陈氏家族瓜瓞绵延,贤人辈出。早至宋代,便和古灵陈氏齐名,时人有言道“古灵之城名天下”和“大义之族宋为盛”。到了明朝,荣绣陈氏更是成了科举强县闽侯的望族,自明永乐十九年进士陈叔刚开始,大义陈氏四代人出过九个进士,其中八人官居四品以上。按明朝官制,四品以上官员或政绩显著的官员可获赐金带,陈氏一族先后有九人获赐金带,故而民间俗称“九条金带”,留下了“四世九登黄甲,一门八授豸冠”的美誉,显赫一时!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