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哪些镇(宁波有哪些城镇)

摘要:宁波地名用字独具特色,这些特殊的地名用字以专用的字形、特定的含义,成为语言、地理、历史等多侧面的综合体,承载着地域文化,凝聚着乡土情感。本文选取了“堠”“嘾”“隤”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名用字,在前贤时彦研究的基础上,从字音、字形、字义等多角度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宁波;地名;堠;嘾;隤

0

引言

“堠”“嘾”“隤”这三个用字地域性突出,承载了丰厚的宁波历史文化内涵。带“堠”字的地名与兵防、记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名“嘾头”因该地地形向港湾突出而得名,这是将地方方言融入地名命名的典型范例;地名中带“隤”字的地名保留了上古读音,并将地名命名与低洼的地貌特征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些用字在宁波地方志中大量出现,大部分仍保留在现实生活中。辨析这些地名用字正确的形、音、义,追溯其作为地名用字的由来,以及对其使用情况从文字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帮助还原这些地名的历史面貌,间接了解地方独有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点。

02 “堠”作为宁波地名的由来及含义

“堠”字在宁波地名中保留较多,如象山地名中堡堠,位于今天的涂茨镇中堡村东炮台山上;屏风堠,址在今贤庠镇西山下村南炮台山上。又如青雷堠、涂茨堠、外岭堠、赵岙堠等。如此甚多,兹不赘述。那么宁波地名中尤其是象山地名里频繁出现的带“堠”的地名有什么含义?它在历史上又是怎样演变的?

1.1“堠”之义项

《说文·人部》“堠,伺望也。从人矦声”。胡遘切。《汉语大字典》:“堠”,“本作候”音hòu,《广韵》胡遘切,去候匣。《汉语大字典》中记录了“堠”的三个义项:

其一:古代记里程的土堆。《玉篇·土部》:“堠,牌堠,五里一堠。”

其二:险情标志,类似后世的航标。如《明史·河渠志四》明确记载了“如立堠表识,使舟人知所避,而海险不为患。”

其三: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本作“候”。如:亭堠;斥堠;烽堠。《字汇·土部》:“堠,斥候、斥,度也;堠,望也,以望烽火也。”

作为宁波象山地名中频繁出现的“堠”,其本义何在,我们还要从象山的地理环境说起。

1.2“堠”与兵防

宁波象山,位浙海中段,宁波东南部,当海道之要冲;处象山半岛东部,沿海600多个岛礁,海岸线曲折而漫长。其“三面环海,一线穿陆”的独特地理特征使得象山在明清时期频遭倭寇的侵犯与骚扰。

《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早在明洪武年间,倭寇出没,入侵沿海数百次,宁波地区首当其冲,沿海大地上生灵涂炭。

图1是明代倭寇侵扰地区范围图,阴影部分是倭寇侵扰的范围,而用曲线圈围起来的则是倭寇的主要根据地。

据《象山县志》载:建文三年,倭兵从钱仓登陆,劫掠汤岙、潘家坎。宁波沿海地区的许多乡村聚落逐步成为倭寇流窜的“常驻点”,海岸地带也自然成了倭寇觊觎并登陆的“掠夺场”,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苦难中。为防患,朱元璋遣信国公汤和布防海疆,于沿海关隘置卫设所、砌烽置堠、筑城建寨。洪武后期,象山等地遂成为抗倭前沿,砌造烽堠二十三处,隶属昌国卫、爵溪所、钱仓所、石浦所、后所等。

烽火台,也称烽堠,俗称炮台、烟墩等,这一建筑自古有之。据《史记》记载,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终致西周灭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使用烽火台等军事防御体系。为抵外敌,汉代则在边境地区、长城沿线及主要的交通干线上砌筑烽堠,数量可观。而在唐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推行了一套严密的烽堠制度。宋元时期有“堠吏”“堠鼓”等词,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沙头有堠吏,惴立板方敛。”元代洪希文《闻清漳近信》诗:“堠鼓日夜鸣,击鲜交劳吏。”在这儿,“堠吏”指道旁职司迎候的小吏,“堠鼓”则指古代守望时用以示警的鼓。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