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成语故事有哪些(五个寓言故事的名称)

哲学一向有抽象和晦涩的坏名声,这是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抽象他是具体的对立面,远离经验和具体事物感知,需要靠逻辑推演。晦涩是概念性的表达方式,让人无法准确把握内涵,吓唬了很多人,同时也失去了思辨的机会,比如笔者,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以至于思考问题就显得相当的狭隘,一旦触到瓶颈就难以实现突破,不得不寻找途径补课,交学费。

在抽象想像这一块,其实充满了机智和有趣的问题,也不缺乏生动和富有生命力的案例,甚至叙事背后的推演逻辑,会让人产生一种逻辑上的愉悦和成就感,在面对现实的问题中,能从问题的深度,广度和对立的角度去挖掘,有可能会获得不一样的答案。作者试图选取三个经典的案例分别展开论述,感悟这种思辨的精彩:

1.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㑛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此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这段话描述的是孟子性善论的最核心环节,也是最根本的立足点,一旦这个预设不成立,那他的一切论证都是白费,他是怎么精心设计的呢:设今有人看到一小孩突然将要掉入井中,人人都会流露出惊恐和同情的心里,这种同情心不是想要与他的父母攀关系,也不是想要在乡亲们面前获得好名声,更不是内心对他的哭声的厌恶。

我们来分析下这段话:第一:有几个前提条件,突然,就是说这不是排练,也不是预先做好思想准备的,必须是人的第一反应。第二:将要而未掉入之时,营造紧张的氛围,在紧急中做出反应,出于天然的感性,而非深思熟虑后的理性选择,这就排除了人为思考干预的结果,完全源于人的本性。第三:他的设想来于生活中,并没有脱离于超越经验之外的抽象想象,根植于人的世俗之中,这就增加了人的既视感,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OK,再回到这个情境中,在这样的境况下,人人都有恐惧和同情心是显而易得的,并且他继续说到这并不是出于外在的功利私心的需要,而完全是从人的本性中出发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或同情心的反应,是普遍性的,且他是善性的表达,人人生来都具有的,并排除其他动机:与道德无关,谋求名声,与利益无关,内交于其父母,也非生理上的反应,厌恶哭声。所以,他也是纯粹的善性的表达。故人的本性根植于本心是纯善无恶的。(这点需要认同,不然后面无法成立)

怎么以以一心推四心,一端推四端,孟子并没有明确阐述,但都是可以站在善的角度是理解的,仍然是基于不忍人之心的发端:同情他人,爱人是仁的发端。耻己不善,憎人不善是义的发端。辞让他人,不因私欲之恶而争斗是礼的发端,明辨善恶是智的发端。故仁义礼智都是本来就具有的,不是外在强加的,这四端之心,是天赋予人的道德,人人都有的,不容置疑。但是这种善只是发端,萌芽,并没有达到至善,所以需要后天不断培养道德,提高修养。他说,有这四端之心还不能为善的,是自己骗自己,被物欲蒙蔽。懂得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君子,品德就会像星星之火,山泉之水一样,可以燎原,可以聚成河海。

但是,孟子的论证并非无懈可击,仍然有漏洞。要不然也不会落人把柄,被荀子批判。他没有说清楚既然人的本性源于天,那天的本性是什么?恶的来源又是什么?他只模糊的表达尽心知性,知性则知天。他认为这些都是不证自明的现象,人人只要遵守就好,或者认为当时争鸣并不急需去证明这些抽象的终极之问,当下的现实问题才是急迫的,夫子也是类似的态度: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没有更深入的探讨来龙去脉的关联,他也拒绝谈论这些非人文关怀的话题,诸如保安三问之类,他很少涉及。

也正是受到感召,后来的大师都秉持这种精神,经世致用,致力于现实而不落入纯概念的窠臼中,也正因此,儒家教条没有陷入西方式的宗教信仰,从而走向实用理性的道路。即人文性的而非超越人文的,任何的指导都应该是有用并实用,过犹不及都非中庸之道,这样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铸就了我们不好辩的性格。(较西方来说)同时随后也暴露出了弊端,a:在佛教传入中国时,面对逻辑系统的理论,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很多问题说不清道不明,世界观,价值观摇摇欲坠,被不断攻击和否定,这场复兴之路从受挫,融合到胜出长达数百年,到程朱才算宣告完成。b:在说不清的问题上,喜欢直接引用权威,古人云,圣人曰,让人无法反驳,抑制了问题的继续探讨,圣人的教条代表了真理,不能反对,即使一时拿不出信服的依据,也不会受太多指责。在今天遇到科学精神的挑战时,再次落败了,随即而来的打击更是彻底否定,传统的那一套被狠狠的扔进垃圾桶,接受最严厉的批判,他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