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殳的历史与沿革
殳(音shū同“书”音)——是先秦时代一种著名的古代车战兵器历代典籍多有记载、提及可惜都疏于简略。“殳”之美名千古传扬但千载岁月沧海桑田后世再无先秦“殳”的实物或图形传世故其真貌早已鲜为人知。
(左图1、2为殳3为晋杸。)
历史为这种两千多年前曾随战车甲士驰骋征战、辉煌疆场的神奇兵器笼罩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人们只能从史籍记载的片言只语中去寻觅它依稀的身影。那么“殳”到底是一种什么兵器呢?近年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这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谜底终于被揭示开来。
殳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撞击的长柄兵器。东周时期使用普遍有的史书上称作“ ”“杵”或“ ”“杖”等。后来又称作“棍”“棒”是我国古代一种打击型兵器不但用来防身自卫还是装备军队的重要实战兵器。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
商周时代车战盛行。早期的殳是一根八棱形的坚实粗木棒长度一般为一丈二尺左右。据史籍记载商代末期战争中已大量使用殳。《尚书·武成》中有“血流漂杵”等语杵就是商代士兵所使用的殳。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商代殳的实物。
史籍中有关殳之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周朝把殳列入“车之五兵”是实战兵器。帝王或诸侯出巡时前导勇士也执殳开道即所谓“旅贲以先驱”。
战国时代的著名古兵书《司马法》说“执羽从 ”说明殳还同 旆并用又是军事指挥的一种标帜(作者注:《司马法》“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初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故又称《司马穰苴兵法》)。
周代战车上装备五种兵器称作“车之五兵”。《周礼·月令》篇载:“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五戎即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考工记》也记载了“车之五兵”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分别插在战车上舆侧的固定位置供甲士临战使用。兵器的这种装备方式具有长短兼备、远近结合的特点。
关于殳的形制与尺寸据《考工记》载“殳长寻有四尺”。东汉人郑玄注曰:“八尺曰寻”。因此从古代文献上看殳的长度“寻有四尺”即为一丈二尺了(约3米)。
殳柄为竹木混合制成(考古学术语称之为“积竹木 ”)呈八棱柱形或圆柱形在柄端安有青铜殳头称为“首”。在柄尾安装有起保护作用、使柄尾经久耐用不开裂的细长铜帽称做铜 (这种铜 还广泛应用在东周时期的戈、戟、铍、矛等长柄兵器的末端作用相同)。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华夏大地烽烟四起。随着车战的流行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的殳战斗力也大大提高。这一历史时期是殳作为典型兵器的辉煌年代。《六韬·军用篇》有“方首铁 ”的记载“方首铁 ”就是方形铁头的殳。《吕氏春秋·贵卒篇》也有关于中山国的力士穿着铁甲、手持铁杖作战的记载。
秦代是中华版图大一统的年代锋披天下的秦军在以武力统一六国的同时也拥有着数量庞大、质量精良的各种青铜兵器。即使是拥有更先进铁兵器的齐、燕等国亦无法与之抗衡。然而在这个时候作为车战“五兵”之一的殳的功用却在悄然退化着。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殳全部都是青铜圆筒套头、无锋刃的仪仗性礼兵器。
汉承秦制汉代的礼仪用殳被称作“金吾”金吾也为铜制套头两头镀金御史大夫、司隶校尉等常常“执金吾”夹侍、拱卫皇帝。随着历史的发展“殳”之本名逐渐仅见于典籍而殳兵本身在后代却继续演化发展主体部分仍然是军队使用的各种实战棍棒还有一部分成为法律的象征在历代司法机构的执法过程中对违法者以棒惩罚击杀。
汉代以后随着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名传千古的先秦兵器——殳也悄然消失在地平线下。以至于后世两千余年人们对其形制真貌不得而知直到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多件带铭文的实战与礼仪用殳的出土才为我们将这一千古迷团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