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中说:
“凡事留有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处世须留余地,责善切戒禁言。”
做人做事,学会适当留白,不过度,不逾矩,才有彼此伸展的空间,才能保持好的人际关系。
就像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那句话:做人,三分醉,七分饱,八分待人刚刚好。
三分醉
有人说,喝酒的最好状态,不是小酌一杯,不是酩酊大醉,而是微醺的三分醉。
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状态,让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朦胧美好;整个人也更加轻松自在,进退自如。
喝酒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事事精明,太过较真,只会让彼此为难,懂得在适当的时间装糊涂,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晚清名臣曾国藩为官四十年,之所以能够从芝麻小官升迁为两江总督,靠的就是他会“装糊涂”。
他不遗余力地锻炼湘军,四处征战,多次险些丧命,培养李鸿章、左宗棠成为重要羽翼;
却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位极人臣之时,将自己的功劳归与他人,还主动将湘军裁撤,将收复南京的主将、自己的亲弟弟曾国荃打发回家。
世人都说曾国藩糊涂,但只有他自己懂得在这个官场复杂,最忌功高盖主的朝堂,凡事看得太过清楚明白,只会给自己招祸端。
曾国藩说:“天道忌巧”。
有时候糊涂一点、笨一点,既能达到目的,也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为人处世,不在于你有多精明,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懂得适时糊涂。
书法大家王羲之小时候聪明伶俐,颇受大将军王敦的喜爱,经常将他带在身边,同吃同寝。
一日清晨,钱凤进到王敦帐中,商讨起兵,完全忘记了床榻上熟睡的王羲之。
俩人聊的正起劲,王敦忽然想起帐中还有王羲之,大叫道:
“糟了,王羲之还在帐中,这下不得不除掉这小娃了。”
王敦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却看到王羲之不仅睡得深沉,还将口水吐得到处都是。
原来,早已睡醒的王羲之不仅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也知道自己知晓他们谋逆,肯定无法安然度过。
于是在枕头、被子上吐些口水,翻身继续装睡。
正是这样的机敏聪慧,懂得让自己适时“装傻”,才打消了王敦的怀疑,自己也逃过一劫。
季羡林说:
“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
为人处世,懂得装聋作哑,保全自己,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
做人,无需太过聪明,七分清醒,三分糊涂,看待世界刚刚好。
七分饱
老话说:“吃饭七分饱,胃口好到老。”
这样的饮食习惯,既减轻肠胃的负担,又能保持健康。
人生也是一样,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待人做事留有余地,既是度人,也是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