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埃姆舍公园计划的一部分,曾经的蒂森钢铁厂已被改造为生态景观公园。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南非姆普马兰加省森林景观。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志愿者在菲律宾拉斯皮尼亚斯清理海滩。 新华社发
韩国西海岸有大面积的滩涂。图为人们在韩国西海岸舞衣岛海边的滩涂玩耍。 本报记者 张 悦摄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更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德国
河流新生助力城市发展
本报记者李强
流淌在德国北威州鲁尔区的埃姆舍河全长约80公里,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但它曾是德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被称为“鲁尔下水道”。经过30余年的生态修复治理,如今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埃姆舍河的命运,与当地历史同频共振。19世纪上半叶,煤炭和钢铁产业的发展拉开了鲁尔区工业化的序幕。拔地而起的矿井塔、日夜燃烧的炼钢炉,以及源源不断涌入的工人和新建的住宅,推动鲁尔区发展成为德国的工业重镇。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埃姆舍河承受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夜不停排入河中。同时,由于煤炭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埃姆舍河河床受到严重破坏,多次出现河流改道、淤塞甚至倒灌等情况。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鲁尔区产业转型的推进和当地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恢复埃姆舍河流域生态成为迫切任务。1989年,北威州政府以举办国际建筑展为契机,制定了“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并将埃姆舍河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埃姆舍河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集污水处理、防洪、住宅开发、生态景观设计及空间规划于一体的综合项目。这一工程持续时间长达30余年,至今仍在进行中。项目预算超过45亿欧元,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河流整治项目之一。
污水治理是工程的首要任务。北威州先后投资17亿欧元,建设了4个大型污水处理厂,之后又沿河道开辟了一条地下集合渠,实现雨污分流。该排污系统干支线合计长达400公里,覆盖范围430平方公里,惠及180万居民。为彻底根除埃姆舍河河床内历史积存的污水,工程还特别引入了“污水电梯”,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泵站,将污水抽至地表进行处理。同时,河道两岸也种上绿植并设计了防护带和雨水蓄水池,既改善了河流水质又美化了河道景观。
在埃姆舍河修复治理过程中,创立于1899年的埃姆舍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机构由当地市政部门及工业企业合作创立,是一家合作社性质的企业。作为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埃姆舍合作社不但专职负责河流污染治理,还负责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质管理等工作。其运营资金60%源自政府征收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经过数十年治理,埃姆舍河当前的水质和生态已经取得根本性扭转,在部分恢复自然状态的河道,重新出现了百年未见的鱼虾。2010年,埃姆舍河获颁“德国年度景观河流”称号。河流的生态修复治理也带动了沿河地区的发展,该区域原先的老旧房屋因环境改善而增值,一批新的地产和商业企业看到了商机也纷纷前来投资。
根据“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修复工作不止于河流治理,而是延伸至工业遗产改造。以埃姆舍河为主线,沿线数十个废弃煤矿、钢铁厂、焦化厂、储气罐等被接连改造为生态公园、博物馆、文创空间和运动场馆。一处露天污水处理池不但被改造成公园,设计师还创造性地将废弃的水泥管道再利用,建成独具特色的宾馆。当地以此为主题开发的“工业遗产之路”旅游项目,如今已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工业旅游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