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胖点有啥关系!胖不是显得富态吗?”其实,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更可怕的是接踵而来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心脑血管等疾病。经研究,四成的糖尿病直接与肥胖有关!
“那胖到什么情况需要减肥呢?”当体重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大于等于24,是超重;大于等于28,即为肥胖。另外,腹部脂肪堆积最危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啤酒肚”。我国成年人腰围红线:男性85厘米(2尺6),女性80厘米(2尺4),腰围若超过此标准,无论体重如何,请立即减肥!
“怎样才能减肥呀?” 减肥的根本就在于“少吃、多动”。“少吃”,是指一天所有饮食的总能量要适当低于消耗。“多动”,是多运动增加能量的消耗。消耗大于存储,才能减肥。
有的朋友常抱怨:“我真吃得挺少的,可我喝凉水都长肉啊!”不能有效减肥,请对照找找原因吧!
提倡减肥者饮食规律、少食多餐,让身体经常处于不太饿也不太饱的状态。
有些食物外形看起来小,可所含能量却很高,如煎炸食品、奶酪蛋糕、酱猪蹄等高能量食物,即使自我感觉没吃多少,摄入能量也可能超标。减肥者要多吃能量密度低的新鲜蔬菜,每天至少1斤,又饱肚又不发胖。
要正规进餐吃饭,少吃零食。要知道零食的增肥能力不容小觑。
减肥者尽量不喝甜饮料,大杯XXX摩卡咖啡能量330千卡,一小瓶可乐215千卡,换算成馒头也挺可观。
少吃一餐不一定全天吃得少,刻意少吃一餐,导致下一次就餐前饿得发慌,要么中途吃零食,要么就餐时大吃大喝,算一下总账可能比一日三餐吃得还多。
即使全天总能量不是很高,晚餐所占比例过高也可能增肥。“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是健康原则。
要细嚼慢咽,增加每口食物的咀嚼次数,使食物能更快消化吸收,更容易兴奋饱食中枢,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停止进食。吃饭不仅为充饥,还是一种享受,吃饭时应该集中注意力,用心体会美食。
“我又是节食、又是运动,为什么体重不减呢?”
排除减肥不当,还有一种正常情况:很久不运动的人开始运动之后,脂肪减少的同时,肌肉在增加,表现在体重上可能变化不明显。但是,只要腰围变小了,那就是瘦了。减肥的目的在于减脂肪,不必纠结于体重数字。
医生的话:
“在正规的肥胖研究中,减肥前后瘦体重(就是指体重中的非脂肪成分)的维持是一个常用的评价指标。”
“减肥重在减肥肉,而不是减肌肉”。
“减肥在于吃得对,不在吃得少。吃太少可能肌肉丢得比肥肉还多。”
“肌肉是消耗能量的组织。肌肉少了,能量消耗减少,吃一点儿就超过身体的能量需要,超出部分长成肥肉。”
“肌肉流失可能导致隐性肥胖——体重不超标,但肌肉太少,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超过正常标准”。
“肌肉流失也可能导致腿部肌肉力量减弱,容易跌倒,更容易得骨质疏松“
怎么知道自己减的是“肥肉”,而不是“瘦肉”呢?可到有条件的医院营养科进行腰围、皮褶厚度、握力及“人体成份分析”检测,减肥前后对比各项参数即可知晓。(副主任医师 丁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