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翰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慕容翰

  慕容翰(?—344年),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

  慕容翰为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晋书·慕容翰载记》)。慕容廆甚是惊奇,遂委以重任。

  时值“八王之乱”,刘渊、李雄、石勒等乘机先后起兵,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亦卷入到战乱之中。此时,慕容廆则采取了观望政策。并于永嘉元年(307年),自称为鲜卑大单于,但未公开与晋朝相抗。

  这期间,幽州局势亦动荡不安。辽东太守庞本以私仇杀东夷校尉李臻,结果塞外的鲜卑素连、木津二部借口为李臻报仇,连年寇掠,使得辽东百姓流离失所,归附慕容部以求庇护者日月相继。太守袁谦连战失利,东夷校尉封释欲求和于素连等。在这种情况下,慕容翰对慕容廆说:“求诸侯莫如勤王,自古有为之君靡不杖此以成事业者也。今连、津跋扈,王师覆败,苍生屠脍,岂甚此乎!竖子外以庞本为名,内实幸而为寇。封使君以诛本请和,而毒害滋深。辽东倾没,垂已二周,中原兵乱,州师屡败,勤王杖义,今其时也。单于宜明九伐之威,救倒悬之命,数连、津之罪,合义兵以诛之。上则兴复辽邦,下则并吞二部,忠义彰于本朝,私利归于我国,此则吾鸿渐之始也,终可以得志于诸侯”(《晋书·慕容廆载记》)。慕容廆接受了这一建议,率骑兵征讨素连、木津,皆斩之。二部皆降,徙居于棘城。廆复立辽东郡而归。

  建兴元年(313年)年四月,王浚命部将枣嵩督诸军屯易水县(今河北雄县西北),召鲜卑段疾陆眷部准备共同进攻汉镇东大将军石勒。段疾陆眷因与石勒有盟约,不来会兵。王浚愤怒,遂以重金贿赂代公拓跋猗卢,并传檄邀请慕容廆出兵,共攻段氏。慕容廆遣慕容翰部进攻段氏,慕容翰连克徒河(今辽宁锦州)、新城(今沈阳市东北),兵至阳乐(今河北卢龙东南),闻拓跋六修失败撤退,遂留守徒河,于青山(今辽宁义县东)筑垒壁防御。

  当时晋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自认为出身名门望族,镇守辽东(今辽宁辽阳市),平日乐于招揽流亡士人,以为流亡士人必然会来投奔,结果事与愿违,心中不平。他猜疑是慕容廆拘留了流亡士人,遂派使者阴结高句丽、鲜卑宇文部及段部,企图借用三者的力量攻灭廆并分割其地。

  太兴二年(319年)十二月,三方合攻棘城。慕容廆闭门坚守,并用使离间计,使高句丽、段氏分别带兵撤退,只有字文氏部数十万人。

  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凭其人多,遂连营40里包围慕容廆。当时,慕容翰据守徒河(今辽宁锦州市),派人告诉慕容廆:“悉独官誉国为寇,彼众我寡,易以计破,难以力胜。今城中之众,足以御寇,翰请为奇兵于外,伺其间而击之,内外俱奋,使彼震骇不知所备,破之必矣。今并兵为一,彼得专意攻城,无复它虞,非策之得者也。且示众以怯,恐士气不战先沮矣”(《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慕容廆还是不放心,时辽东韩寿又对慕容廆说:“悉独官有凭陵之志,将骄卒惰,军不坚密,若奇兵卒起,掎其无备,必破之策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慕容廆这才同意让慕容翰留在徒河,与其构成内外支援之势。

  宇文悉独官闻后,对部下说:“翰素名骁果,今不入城,或能为患,当先取之,城不足忧”(《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便先遣数千骑兵袭击慕容翰,企图切断慕容部的内外联系。慕容翰知道后,便派人装扮成段氏使者,在路上等候宇文部骑兵。然后慕容翰率兵出城,在路上设兵埋伏。使者见宇文部骑兵后,对其说:“慕容翰久为吾患,闻当击之,吾已严兵相待,宜速进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宇文部骑兵大喜,急驰而行,未加防备。进入伏击圈后,慕容翰伏兵四起,将其全部俘获。慕容翰遂乘胜急行,并派人告诉慕容廆乘悉独官不备,发兵出击。慕容廆派三子慕容皝与长史裴嶷率精兵为前锋,自率大兵继之。宇文悉独官自恃其众,未加防范,及慕容廆兵至,只得仓惶应战。激战中,慕容翰率千名骑兵从翼侧冲入敌营,放火焚烧。宇文氏军大惊,不知所为,遂大败宇文悉独官遁走。慕容廆乘机进军,尽俘其众,获皇帝玉玺三颗。并占据辽东,崔毖则逃奔高句丽(今辽宁沈阳,抚顺之间)。

  高句丽曾数寇辽东,同年,慕容廆遣慕容翰、慕容仕伐之,高句丽王乙弗利逆来求盟,慕容翰、慕容仁乃率兵而还。

  太兴三年(321年)十二月,晋廷封慕容廆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增邑二千户。不久后又加使持节、都督幽平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进封辽东郡公,邑一万户,常侍、单于并如故;丹书铁券,承制海东,命置官司,置平州守宰。并立慕容皝为世子。

  由于慕容翰威名远播,为敌人所忌惮,慕容廆遂于同年十二月,命其镇守辽东。高句丽闻慕容翰来,不敢再入侵。慕容翰在辽东安抚百姓,甚有威惠。他还崇尚儒学,“自士大夫至于卒伍,莫不乐而从之”(《晋书·慕容翰载记》)。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