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李德裕

  (787~850)  唐后期宰相,著名政治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祖栖筠,唐代宗时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德裕少好学,精通《汉书》及《左氏春秋》,善为文。他薄视科举,以门荫入仕。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德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历穆、敬、文、武四朝(821~846),他外任浙西、郑滑、剑南西川、淮南等镇观察使、节度使;还朝,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他是李党的领袖。

  政治上李德裕主张强化朝廷威权,维护统一;主张抑制不服从朝命的藩镇,反对姑息;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和朋党结交;重视门第,反对进士浮华。

  长庆、宝历年间,在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任上,他废除境内祀典以外的祠庙一千零十所,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谏止敬宗要浙西进奉银器和缭绫。文宗大和四年(830),他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五年,吐蕃将领悉怛谋以维州(今四川汶川西北)归附,德裕派兵接管。但宰相牛僧孺却劝文宗下诏把悉怛谋等送还吐蕃,于是唐兵退出维州。这件事激化了以后的牛李党争。

  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这时回鹘被黠戛斯所破,部落南移。武宗采纳德裕意见,发粮赈济回鹘,同时又严加备御。会昌三年,回鹘乌介可汗大掠云朔北边(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境),德裕命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刘沔与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张仲武协力招抚。刘沔部将石雄率骑夜袭乌介牙帐,乌介遁走,唐军取得重大胜利。同年,泽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卒,侄刘稹擅称留后,意图继位。德裕力主讨伐,武宗支持他,组织诸镇军队进击;同时让德裕起草诏书给成德(今河北正定)、魏博(今河北大名北)二镇,说明朝廷对河北的政策不变,允许子孙世袭,两镇遂奉命出兵助攻刘穆。经过一年的战斗,泽潞平定。在这次战役中,德裕从流配军人中提拔起来的石雄为泽潞西面招讨,首破刘稹军。

  武宗尊信道教,鉴于佛教长期盛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国家的课役征发,会昌五年决定废佛。早在浙西观察使任上,李德裕就奏请制止徐州出卖度牒,以免减损州县户口。这时,他从这一角度支持武宗废佛行动(见会昌废佛)。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宦官权力有所削弱。

  李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二十余年间,他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会昌时,他当国用事,僧孺和李宗闵都被贬黜到岭南。会昌六年,武宗死,宦官拥立武宗叔光王怡,是为宣宗。宣宗即位,德裕罢相为东都留守,牛党白敏中、崔铉等为相。不久,德裕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今海南岛琼山东南)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一说“三年”系“四年”之误)。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闻》,今存。又著有《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伐叛记》、《大和辩谤略》等,均佚。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