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是中美关系解冻的受益者

  1972年7月,朝鲜一家现代化的印刷厂,正在印刷卷烟包装,当时这样的现代化印刷厂在世界上也是属一属二的。

  被基辛格称为一场“外交革命”的中美和解及其关系正常化,是冷战时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如同美国的盟友所感受到的震动一样,中国昔日的“兄弟”也受到强烈刺激。

  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会谈结束后,周恩来立即向中国当时仅存的三个盟友进行了通报和解释。

  7月13日,周恩来前往越南河内进行通报,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北京,会见了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紧接着,他赶往朝鲜平壤,在7月15日的两次会晤中,向金日成作了长达7个小时的通报。

  消息一出,越南领导人对中方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并从此逐渐倒向苏联。阿尔巴尼亚党中央致信中共中央,表示坚决反对中美“勾结”,指责中国这一做法是“机会主义”。而朝鲜不仅是冷战格局下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屏障,也是在中苏对抗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帮手,所以,同样是美国直接敌人的朝鲜的感受,就成为中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考量。

  “中国人做好了付出代价的准备”

  实际上,还在与基辛格第一次会见时,周恩来就主动提出了美国从朝鲜半岛撤军的问题。对此,基辛格做了肯定的答复:“如果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展下去,在印度支那战争结束,韩国军队回国之后,我认为完全可以想象在尼克松总统的下一个任期结束之前,大多数美国军队——即使不是全部,就会撤离韩国。”

  在7月15日向金日成的通报中,周恩来强调,中国原来的主张没有改变,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中国寄希望于美国人民。金日成当即表示赞同,但还是流露出吃惊和不安。他说,尼克松访华,对朝鲜是个新问题,朝鲜劳动党将对人民进行解释。

  然而,朝鲜领导人很快就意识到,中美关系缓和可能是他们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半岛的一个契机。

  7月30日,朝鲜内阁副首相金一访华,与周恩来进行了深入会谈。金一表示,朝鲜劳动党充分理解中美会谈的举动,认为这对推动世界革命极为有利,并坚信中国党的反帝立场不会改变。周恩来则答应在基辛格再次访华时,向美方转达朝方的八点主张。

  八点主张即“八点方案”,是1971年4月12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提出的和平统一新纲领。核心内容是:一切外国军队撤出南朝鲜;立即停止向南朝鲜提供核武器、导弹及其他各种类型武器;解散美韩联军;解散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联合国讨论朝鲜问题时朝鲜代表应无条件参加。

  8月18日至9月7日,由吴振宇率领的朝鲜军事代表团一行26人应邀再次访华。中朝双方先后举行了两次总会谈,还就海军、空军、军械车辆、装甲、通信、外经、外贸等方面的问题举行了分组会谈。9月6日,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军事援助的协定在北京签字。随后,朝鲜另一个29人的军事考察团来华,分组参观考察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军工厂。

  中朝签署无偿军事援助协定,这还是第一次。《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做了公开报道。这表明,中国政府不仅要让美国明白自己对朝鲜问题的立场,同时希望平壤放心。正如基辛格后来对尼克松所说:“毫无疑问,中国人已经做好了为此付出代价的准备,以便促使金日成在朝鲜半岛的政策变得温和一些。”

  中美在朝鲜问题上“各自表述”

  中国的保证无疑增强了朝鲜的信心,没等中美正式接触,金日成便抢先采取了行动。

  9月12日,朝鲜政府公开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即将召开的第二十六届联大在议程中列入两项与朝鲜问题有关的内容,即美军撤出南朝鲜和解散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因为这是实现朝鲜和平统一的“重要先决条件”。

  从“八点方案”,到“两项要求”,朝鲜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加具体了,这实际上也是直接向美国传递的信息。对此,《人民日报》立即发表评论员文章给予坚决支持。可惜,时机尚未成熟。9月25日联大做出决议:朝鲜问题推迟一年再行讨论。

  联合国的大门没有敲开,中美谈判对解决朝鲜问题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9月25日、10月8日,金日成同日本《朝日新闻》和共同社记者谈话,公开表明朝鲜对中美关系的态度。他表达了四层意思:朝鲜采取的是自主的对外政策,不会受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朝美关系的变化取决于美国对朝鲜的态度;尼克松访华“不是胜利者的挺进,而是失败者的跋涉”,是美帝国主义已经陷入困境的表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是敌对的矛盾,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问题上不可能进行妥协;如果中美对话能够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一件好事,朝鲜并不打算推行背道而驰的政策,但要警惕美国的两手策略。

  金日成赶在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之前发表这些谈话,既是向美国表明立场——希望美国也能同朝鲜直接对话,也是向中国施加压力——以防中国把朝鲜的利益当作筹码。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