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door(没门)”、“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越来越多的Chinglish(中式英语),开始风靡于网络。
近日,两则新闻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英国《卫报》称,以“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为代表的中式英语在网络上吸引了一些狂热追随者;另一则消息则显示:为迎接世博会,上海市政府将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寻找并修改中式英文标牌,“中式英语”或将被消灭。一场“到底还要不要英语”的大辩论由此展开。
Chinglish,意犹未尽
崔正恩,一个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目前在复旦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读书的韩国留学生,常常会遭遇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中式英语。“在商场里,我第一次听到中式英语时完全听不懂,觉得莫名其妙的,后来发现,如果懂中文的话也还好理解,挺有趣,现在已经慢慢接受了。”
“有时候我们也会用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来跟中国的同学打招呼,听说这个词已经成为标准英文词组了。呵呵。”同样在上海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津津乐道,一旦有了一定的中文基础,就会觉得中式英语很有趣,比如说“Know is know,no know is no know(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日本留学生田横岛有自己的看法,“不能全盘否定中式英语,里面也有精华的东西,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比如饺子、风水、点心、功夫等等。把中式英语中一些有严重硬伤的错译、误译纠正以后,不妨在生活中给中式英语留下一席之地。毕竟,语言这种东西属于文化范畴,免不了相互交流、影响。英语的包容性是很强的,也是兼收并蓄的,所以每年才会增加很多新词汇。”
但同样在复旦大学读书的俄罗斯女生尤利娅则对中式英语头痛不已。“中国人在国内相互交流时不需要用英语,而在出国时讲中式英语老外又听不懂,比如说中国人发明的‘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它的意思跟英语的本意完全不同,让人非常难以理解。”不过很多去过上海机场的朋友都能看到,虹桥机场附近的航友宾馆就把自己的名字译为“吊死你宾馆”(HangYou Hotel)。
将来老外也会用day day up
中式英语正在国外受到追捧——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上有一个“救救中式英语”小组,并吸引了8000多名成员,里边有超过2500条中式英语例子。在国内,中式英语同样受到追捧。比如从喜剧电影中流传开来的“no door”,就成了不少网友的口头禅。有网友甚至搬出数据,“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
然而,继去年北京奥运之后,今年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寻找中式英文标牌,以纠正离奇误译。这也就表示,上海为了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公众场合的中式英语或将陆续消失。
可是,中式英语该不该被“追杀”呢?
“语言本来就应该是活跃的,如果都固化了,语言就死了。”上海大学语言学的专家、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钱乃荣坚持,作为公共场所标牌所使用的英语,应该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可以让老外看得懂,也体现了上海的文化水平和风貌;而一些在网络上出现的中式英语,已经不同于过去国人英语水平低而特意造出来的“洋泾浜式英语”,而是为“好玩”、“有趣”才产生的,它就像活泼的游戏,体现年轻人的创意。
“其实语言是有各种变体的,它一直在变化,就像以前也是没有‘嗲’这个字的,这个字刚出来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很反感,但现在随着用的人越来越多,现代汉语词典也将这个字纳入其中。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现在都在发生着活跃的变化,这正是生活多样化的表现。将来老外也会用day day up。”
但是,在人文学者裴钰看来,中式英语就是英语中的“火星文”,相对来说语言价值较低。由于中国的英语教育轻视口语教学,所以国人的口语水平比较低,出现了大量中式英语的口语表达。中式英语一旦被追捧,就会极大地损害英语口语能力。国外是用这种方式来主动适应中式英语,减少一些语言麻烦,但效果未必很好,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去尽力清除不规范的中式英语,尊重规范的英语。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
全球语言监督会主席帕亚克担忧,“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现在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其实,德国人纪韶融酷爱的中国式英语其实并非传统所指的中式英语,中国式英语能“为欧美提供了解中国人思维的窗口”,他专门为此设立网站,意欲保存“濒临灭绝”的中国式英语的“美丽”:公园里“小草有生命”(Little grass has life)的标牌“很可爱,很有创造性”。
以我们有限的阅读和观察来看,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美国的平卡姆女士曾编过一本《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的书。作为一名职业翻译和驻京8年的“润色者”或“改稿人”(先在外文出版社,后在中央编译局),平卡姆女士从词和句两个方面入手对中式英语剖析:将中式英语(Chinglish)定义为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英语(English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Grammar),而将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定义为具有汉语文化特色的英语(English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按照这一区分,前者与人们通常的评价相对一致,指文法不通的英语,故而必须加以修正、改善提高;而后者则完全可同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等一样厕身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之列,故而应该适当鼓励、合理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