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

  溃疡性结肠炎是过敏性肠炎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是结肠的慢性炎症,病变局限于肠黏膜,由直肠开始,蔓延至整个结肠,直至盲肠。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黏膜脆而易脱落,并引起出血,一般不易看到明确的溃疡,常见肠壁表面盖有粘性分泌物,有时可见假性息肉和肠腔狭窄。病理检查可见黏膜和黏膜下层水肿、溃疡、有炎性细胞浸润。在严重的病例,黏膜脱落,暴露肌层,溃疡进一步深入可引起穿孔。除了肠道的改变外,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以有肠道外的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眼色素膜炎、关节炎、肝病等。

  本病的临床表现可由轻度的便秘、便血和粘液便至类似暴发型痢疾的严重中毒综合征。病变的范围不定,在暴发型,整个结肠都可波及,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达20次,为恶臭,混有血液和粘液的水样便。患者可有腹痛、腹反跳痛和由于肠扩张所致的腹胀。长期便血和红细胞生成抑制可导致贫血;腹泻和吸收不良又可导致全身营养不良;腹泻厉害的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病程长的还可有癌变。

  克隆病是一类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的病,但它的病变主要在小肠,也可以影响到上消化道。它的溃疡较深,并由于肠壁的增厚而使肠腔狭窄。急性克隆病的肠黏膜有出血;即使在较轻的病例,黏膜也是水肿增厚的,形成“圆石”状。炎症可以深入到整个肠壁,并可影响到网膜和淋巴结。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究竟与免疫有无关系,目前仍无一致意见。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有人认为是由于缺乏母乳IgA的保护作用,并早期暴露于食物抗原的缘故;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发生胃肠炎的机会增多的缘故。这两种病的患者在食谱中排除了牛奶后,症状都可以减轻;再加入牛奶症状可再加重。以上说明这两种病都和对牛奶的过敏反应有关。但在两类患者中都没有发现牛奶特异性抗体与临床症状有何联系。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两种病属Ⅰ型和Ⅲ型过敏反应。近年来还有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他们设想这类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对结肠黏膜上皮有亲和力的血清因子。

  任何类型的过敏性肠炎,由于肠黏膜的破坏,都可继发吸收不良,并可持续数星期。症状消失后进行食物激发试验,如果症状重现,结果有重复性,即可确定诊断。也可以在乙状结肠镜明视下激发,将可疑致敏食物浸液直接置于肠黏膜上进行接触试验,如果患者对测试的食物浸液敏感,则在1分钟内黏膜即可出现充血反应,继而黏膜肿胀转白,分泌出大量分泌物,从中可查到嗜酸粒细胞。48~72小时后再作检查,可发现局部溃疡。

  肠过敏反应治疗的目的有二:一是治疗局部的炎症反应;二是治疗继发病变如贫血、营养不良、发热、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以及肠道以外的病变。

  溃疡性结肠炎有中毒性巨结肠、经内科治疗24~48小时仍不见好,或严重发作经治疗4~7天仍无明显好转的、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不能撤药的,病程迁延、严重影响健康的以及发生肠狭窄的,应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及时找到致敏食物并避免之,有可能避免手术。色甘酸钠口服或直肠内给药也有预防作用;对于病情较重的,应该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早期有效的内科治疗可以争取时间,缓解症状,为进一步寻找致敏食物创造条件。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