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得了黄萎病怎么办

一般常规品种适宜密度在3000-3500株/亩,杂交种在2500-3000株/亩;而大多数种植户密度偏大,基本都在4000株以上,甚至“双棵”现象也比较多。密度大不利于通风透光,尤其是阴雨降温天气适宜病菌侵染,易造成枯、黄萎病的大发生,那黄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重点是抓住育苗期、开花结果前的防治工作,在开花结果期喷洒菜果壮蒂灵,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此类病常选用的药剂主要有恶霉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戊唑醇等,在药剂中加入新高脂膜,可提高药效,同时降低农药的蔬菜上的残留度。除药剂防治外,合理施肥也非常关键,尤其增施磷钾肥可有效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减少发病的机会,那么棉花苗期得了黄萎病怎么办呢?

棉籽出苗后,若遇低温多雨,特别寒潮侵袭后,苗期苗病很可能发生流行,因此要及时用波乐多液(1:2:2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它有效农药进行防治和保护,每667m2每次用药液kg。

铲除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对病株超过0.2%的棉田采取人工拔除病株,挖除病土,或选用16%氨水或氯化苦、福尔马林、90%~95%棉隆粉剂等进行土壤熏蒸或消毒。一般在6~7月发病高峰期以病株为中心,每平米内打深为20cm的孔25个,每孔中灌入氯化苦5ml共125ml,边灌边覆土踏实、泼水,防其蒸发,再用粗二二乳剂120倍液或含氨16%以上的氨水1:9溶液5L进行铲除,可消灭病点中的枯黄萎病菌,一般每平米病点灌药液45L。

也可用90%~95%棉隆每667平米用有效成分3.6kg处理土壤。9~10月第二发病高峰期,均匀注入氯化苦原液90ml,能收到显著效果。对病株在0.2%~5%的轻病田主要采用种植无病、抗病或耐病品种基础上,采取无病土精加工棉种育苗移栽,可控制该病发生;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耐病能力,清除病残体。病株在5%以上的重病田,主要靠种植抗病、耐病品种及轮作等有效途径。近年用杀菌农药30%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于发病初期、盛期各灌1次,每株灌对好的药液50~100ml,防效80%~90%。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的棉花苗期得了黄萎病怎么办的内容,一旦发现黄萎病要及时处理,否则将传染整个棉地,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黄萎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