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星病的发生与品种的抗性、气候条件即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单一抗性品种,导致群体遗传背景的单一化,往往是出现新的致病力优势菌系、品种抗病性迅速丧失、病害爆发猖獗的根本原因。据国外报道,不同的烟草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对赤星病的抗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幼苗期抗病性强,一般很少发病,随着叶片的成熟,抗病力逐渐下降,大约底脚叶成熟后进入感病阶段,按叶片成熟先后,病害逐渐由底叶向上部叶片扩展,那赤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饼肥,控制氮肥用量,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烟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尤其是发病严重的地区,要求成株期不封行,连片面积适中,不要过大,避免病害一旦流行,难以控制;发病初期,也可用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或用30%大克力悬浮剂600~800倍液、或用47%保丰宁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亩50~75kg,每7~10天一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下面来看看什么是赤星病吧?
赤星病是由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引起的世界各地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1892年首次在美国报道以来,曾几次给世界烟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67年,由于赤星病流行曾使山东烤烟均价下降约一个等级。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星病在我国各主要产烟区危害日趋严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据估测每年赤星病发病面积约占中国植烟面积的30%~50%。目前已成为我国烟草上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叶部病害,其根本为害在于导致烟叶外观质量变劣和内在品种不协调,工业价值大大降低。
烟草赤星病发生于大田生长期,特别打定后易感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叶柄、花梗和蒴果。叶片发病多数从下部叶片开始,并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为黄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成为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斑,直径1~2cm,并有赤褐色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易破碎,外有黄色晕圈。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叶片大面积枯焦,破碎。叶脉、茎、花梗等染病时,病斑长椭圆形或梭性,深褐色,凹陷,高湿条件下形成的病斑比干燥条件下大。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的什么是赤星病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赤星病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