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黄土湿陷原因有哪三种

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性能,称为湿陷性。黄土在干燥时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遇水后表现出明显的湿陷性,这是由黄土本身的成分结构决定的。黄土中含60多种矿物,以碎屑矿物为主,并含部分黏土矿物。湿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土具有明显的遇水连接减弱,结构趋于紧密的有利于湿陷的特殊成分和结构。

黄土湿陷主要见于河北、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西、黑龙江等8个黄土分布省区塌陷面积仅河南省就达4.53km2。

黄土湿陷性对人类工程活动危害很大,常使建筑物、渠道、库岸造成破坏。造成黄土湿陷原因主要有三种:

①黄土的力学性质从内部改变了黄土在浸水及外部荷载因素下,使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从而发生湿陷。

②黄土内部受浸水湿化作用下,使土壤自身摩擦力降低,外部扰动作用诱发湿陷。

③黄土内部结构发生崩解,使黄土颗粒间胶结强度弱化,颗粒间相对迁移,并伴随小颗粒进入大间隙。同时由于颗粒间胶结被水溶解,在外部扰动作用下强度已不堪平衡,造成土质结构损坏。

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筑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水的渗入,并采取必要的人工土质改良或其他防治措施。

今天小编对造成黄土湿陷原因有哪三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质灾害的类型有哪些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https://www.nc005.com/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