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有哪些

坏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表现为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如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都造成叶片或根部坏死而出现死苗。小麦根腐病、纹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部叶鞘坏死,小麦白粉病、锈病(又叫黄疸)造成叶片坏死,赤霉病则造成穗部坏死等,那植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大家知道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有哪些吗?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如营养、水分、温度、光照、和有毒物质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出现不同病症。有些非侵染性病害也称植物的伤害。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有一定适应能力,但不利环境条件持续时间过久或超过植物的适应范围时就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导致病害,甚至死亡。

这些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的果树病害不能相互传染,故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包括缺镁症、缺锰症、缺锌症、缺铁症、缺钙症、缺钾症、缺铜症、缺硼症等。

染有锈病的菜豆和向日葵叶子受氧化烟雾伤害比健康叶子少。被臭氧伤害的马铃薯叶片则能很快感染灰霉病菌。浓度为100微克/米3的二氧化硫能明显降低黑点病菌在玫瑰花上的侵染力;二氧化硫还可降低菜豆的锈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氟可影响菜豆上烟草花叶病毒病斑的发展,病斑数目随氟量而增加;但氟量达到500ppm后继续上升时则病斑数又减少。非侵染性病害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病原物的侵入而变为侵染性病害。如冻害、冷害经常导致苹果树腐烂病、菠菜和苜蓿根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等。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抗性锻炼和抗性育种,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一是改善环境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以上是https://www.nc005.com/小编介绍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有哪些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其他栏目内容吧。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