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AMD Radeon R9 Nano显卡与索尼微单™A6300M的价格怎么样

当AMD推出Radeon R9 Fury X显卡的时候,其短卡设计让很多喜欢高性能Mini-ITX机箱的玩家看到了希望,然而由于R9 Fury X显卡采用了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它对机箱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为此有不少玩家一直在期待换装风冷散热器的R9 Fury X显卡。AMD并没有让这些玩家失望,维持短卡造型且使用风冷散热器的旗舰级显卡在上月底正式发布,那就是Radeon R9 Nano显卡。

Radeon R9 Nano显卡的长度仅为15cm,比起Mini-ITX主板的宽度还要短2cm,这意味着它对Mini-ITX机箱有着很强的安装兼容性,基本上只要是能够提供两条全高PCI槽位的Mini-ITX机箱,都可以轻松安装R9 Nano显卡,对于还在纠结Mini-ITX平台要选什么显卡的玩家来说,R9 Nano的登场无疑让大家眼前一亮。

完整版Fiji核心结构示意图

R9 Nano显卡虽然没有冠上“Fury”的名字,不过其确实属于R9 Fury系列产品,同样基于Fiji核心打造,不过与精简过的R9 Fury显卡不同,R9 Nano显卡采用的是完整版Fiji核心,在硬件规格上与R9 Fury X显卡是基本相同的,同样拥有4096个流处理器、256个纹理单元、64个ROP单元并配置有4096-bit 4GB HBM显存,不过散热方式从水冷变为了风冷,频率参数也略低于R9 Fury X显卡,R9 Nano的核心频率最高可达1000MHz,比R9 Fury X的最高核心频率低50MHz,显存频率则维持500MHz不变。

不过大家可不要小看这50MHz的差距,按照AMD公布的数据显示,R9 Nano显卡的TDP仅为175W,只需要单个8pin供电接口即可稳定工作,而R9 Fury X显卡的TDP则高达275W,需要使用双8pin供电接口。而得益于TDP以及功耗的下降,R9 Nano显卡的发热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仅需要使用单风扇散热器即可维持正常工作温度。

R9 Nano显卡基本规格

目前AMD给Radeon R9 Nano显卡的定价是5099元至5999元,这个价格已经达到了R9 Fury X的水平,也留给了厂商较大的灵活空间,但它的价值是否与价格相适配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看。

AMD Radeon R9 Nano显卡简介

在之前的各种爆料中,我们已经知道R9 Nano显卡非常适合Mini-ITX平台,不过真正拿到手中后,多少还是有被它的“短小精悍”所震撼。与动挪10英寸长度的旗舰显卡相比,只有15cm长度的R9 Nano显卡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款旗舰级的产品。

Radeon R9 Nano显卡采用全覆盖式风冷散热器,虽然相比R9 Fury X显卡精简了金属背盖以及LED灯,不过其仍然采用了金属导风罩设计,整体非常坚固,有着相当不错的质感。显示接口则维持R9 Fury X的配置,拥有3个DP接口和1个HDMI 1.4接口。

R9 Nano显卡并没有配置金属背板

R9 Fury X显卡上的LED灯并没有使用在R9 Nano显卡上,Radeon字样的标志都是只是普通的Logo。显卡的顶部有一个拨动开关,这是显卡的双BIOS切换开关,根据我们的测试,显卡中内置的两个BIOS在性能表现上是基本一致的。

R9 Nano显卡的TDP只有175W,因此其仅需要配置一个8pin外接供电接口即可满足显卡的供电需求。

使用HBM显存的R9 Fury系列显卡的最大优势就是高集成度,R9 Nano显卡自然不会例外,15cm的长度当真是“短小精悍”,中间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是采用HBM显存的Fiji核心,4相核心供电则配置在显卡的右侧。

R9 Nano显卡的集成度很高

显卡配置有4相核心供电

IR 3564供电主控芯片

散热器方面,R9 Nano显卡采用的是单风扇散热器,拥有两条纯铜热管、纯铜底座以及一个9cm散热风扇,热管和底座以焊接的方式与铝制鳍片结合,除了可以为GPU散热外,供电部分也可以通过金属支架进行散热。

测试平台以及相关设置说明

由于Radeon R9 Nano显卡非常适合Mini-ITX平台使用,为此这次我们组装了一套迷你小钢炮平台,用于测试R9 Nano显卡。

测试平台使用了超频至4.0GHz的Core i7-4770K处理器,主板为华硕Maximus VII Impact,配置有双通道DDR3-2400 16GB(8GB*2)内存和Sandisk Extreme Pro 240GB固态硬盘。机箱使用的是联力PC-Q17 WX Black(ROG版本),电源为Vantec Platinum 700W。

除了R9 Nano显卡外,我们还使用了公版GTX 980、非公版R9 Fury以及体积相近的迷你版GTX 970显卡进行对比测试。测试项目主要以3DMark以及热门游戏为主,显卡驱动程序则使用了GeForce 355.82 WHQL以及R9 Nano显卡配套的Catalyst 15.201.1102驱动。

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我们的在同步评测中只进行了1080P分辨率下的对比,暂未进行4K分辨率下的测试,如有需要我们会在后面补充相应的成绩。

测试平台

安装在测试平台中的R9 Nano显卡

R9 Nano对战GTX 970:谁才是迷你平台王者?

对于R9 Nano显卡来说,GTX 970显卡显然不是它的对手,这次只所以对比GTX 970显卡,主要是因为目前NVIDIA产品阵营中,最高性能的Mini-ITX平台显卡就是GTX 970,因此这次是同体积下的相互对战。

拥有完整Fiji核心结构的Radeon R9 Nano显卡无疑在性能上是大幅领先GTX 970显卡的,在1080P分辨率下R9 Nano显卡在综合表现上要领先GTX 970显卡约20%,毫无疑问现在R9 Nano显卡已经是目前Mini-ITX平台中的性能王者。

R9 Nano对战R9 Fury:优先考虑功耗,两者性能持平

在R9 Nano与R9 Fury显卡的对比中,我们选用的是华硕Strix R9 Fury Gaming显卡,这是一款目前比较热门的非公版R9 Fury显卡产品。在我们的测试中,拥有完整硬件架构的R9 Nano显卡却没能跑赢精简架构的R9 Fury显卡,相比后者在综合性能上还落后5%,这种表现似乎这与两者的硬件规格不相符。

其实我们有对R9 Nano显卡的运行状况进行验证,实际上R9 Nano显卡虽然号称核心频率最高可达1000MHz,但它在运行游戏的过程中,却极少可以达到如此高的频率,更多情况下是在800MHz到900MHz左右浮动。而R9 Fury显卡则可以一直维持1000MHz的核心频率,因此后者的性能反而可以持平甚至略高于R9 Nano显卡。

R9 Nano对战GTX 980:1080P下性能不相伯仲

在R9 Nano与GTX 980显卡的对战中,两者的表现基本上是互有胜负,R9 Nano在3DMark测试以及《奇点灰烬》DX12模式下的优势会稍大一点,但综合下来R9 Nano也只是领先1%左右,基本上可以视两者为是同一水平。不过按照我们早前在R9 Fury X显卡与GTX 980显卡的对比中得到的经验,R9 Nano显卡在4K分辨率环境中应该会与GTX 980显卡拉开更大的差距。

R9 Nano:功耗表现进步很大,发热控制优秀

与NVIDIA的Maxwell架构相比,AMD这两代的显卡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功耗偏高,即便是R9 Fury X显卡也很难逃脱这次问题。不过这次R9 Nano显卡的TDP大幅下降至175W,那它在功耗上会不会有逆转的表现呢?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R9 Nano显卡的整机待机功耗为65W,比GTX 970/980显卡略高,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在3DMark Fire Strike Demo模式中,R9 Nano显卡的整机满载功耗为256W,比起GTX 980显卡还是要高出接近30W,相比GTX 970更是高出接近50W。

然而与自家产品相比,这次R9 Nano显卡在功耗控制上则确实有下了很大功夫。R9 Fury显卡的整机满载功耗已经接近300W,相比R9 Nano显卡的成绩要高出近40W的功耗。因此这次R9 Nano显卡的功耗表现虽然没有逆袭NVIDIA阵营产品,但是自身方面来说却是有较大的进步。

而发热方面,原本我们对R9 Nano显卡的散热器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然而最终结果却让我们小小地惊喜了一番。在封箱测试的环境中,R9 Nano显卡的核心温度最终维持在77摄氏度左右,此时显卡的核心频率在900MHz左右浮动,而且风扇在声音非常低,如果机箱密闭性比较好,基本上是听不见的。

至于GPU-Z上显示的风扇转速10000转,我们可以说这肯定是识别错误,因为以9cm直径风扇而言,真要达到万转水平,那噪音恐怕就不是“鼓风机”级别而是“涡扇引擎”级别了,但实际上R9 Nano显卡在工作工程中一直很安静。我们使用转速仪对显卡风扇的转速进行了测定,在待机环境下风扇转速仅为1500RPM左右,满载环境中也不过是2000RPM左右。

总结:体积小也同样可以做旗舰

中高端显卡要做迷你型号,功耗与发热控制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NVIDIA的表现要更好一些,因此近年来的迷你型的中高端显卡中,N卡露面的机会是会更大一些。然而在R9 Nano显卡登场之前,风冷型迷你显卡的最高端型号也不过GTX 970,虽然说性能不俗,但是对于喜欢迷你平台的发烧级玩家来说还是不够理想。这次R9 Nano显卡的登场,则让这些玩家有了更高性能的选择。

目前Radeon R9 Nano显卡的定价是5099元至5999元,AMD给厂商们留出了很大的空间,诚然这个价格我们有更高性能的选择,如R9 Fury X、GTX 980 Ti等,R9 Nano的性价比似乎不高,然而我们认为对于这款显卡,我们不能用以往眼光去看。R9 Nano更多地是代表一种态度,它的出现证明了旗舰级显卡同样可以把体积做得很小,迷你平台的性能同样可以媲美旗舰级PC。

在我们的测试中可以看出,Radeon R9 Nano显卡拥有持平甚至是超过GTX 980显卡的性能,在4K分辨率环境下还会与对方拉开更大的差距,完全无愧于其“迷你显卡旗舰”的定位,而且从温度和功耗上来说相比同家族的其它产品也有很大的进步,得益于更为优秀的功耗和发热控制,R9 Nano显卡即便在散热条件不占优的迷你平台中也能保持稳定工作。

此外AMD表示,目前AMD的GCN架构显卡目前对DX12异步计算是原生硬件支持的,而N卡则是软件模拟的方式,因此AMD显卡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会存在着技术上的优势。同时得益于Xbox One和PS4主机都采用AMD平台这一点,未来AMD与游戏厂商将会展开深度合作,特别是在DX12游戏中,AMD会尽力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性能优势。因此对于游戏玩家而言,R9 Nano显卡的意义远不仅仅一款高性能迷你显卡,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陪伴玩家一起畅游各种游戏新作。

随行随摄“暗夜精灵”索尼微单™A6300M

摄影之于我,就是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摄影是我单调而无味的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我喜欢一个人游荡在午夜,用相机记录我遇到的人和事。

我接触摄影的时间没有太长,但在几年的拍摄经历中我还是接触到了从单反到旁轴、无反的几种类型的相机。而如果要选出一台我最爱的相机,那一定是我最近入手的索尼A6300M银色版套机。

给A6300M和风暴兵合张影~

A6300M是索尼推出不久的新套装,包括一台APS-C画幅的A6300微单相机和一只E 18-135mm F3.5-5.6 OSS镜头。这只镜头是索尼新近推出的变焦镜头,变焦倍率达到了7.5倍,在日常拍摄里除了足够方便,画质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这篇帖子里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A6300M拍摄的日常见闻。在看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银色版A6300M套装的外观。

体格小巧,配色复古

玩过胶片相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胶片时代银黑配色的相机非常常见,但“黑科技”索尼微单来说,这样的配色还是相当新鲜的!

可以看出索尼在银色版A6300的设计上还是非常用心的,虽然机身主体采用银色,但在取景器、手柄等位置仍保持了黑色,与黑色的镜头结合不仅不显突兀,更创造出一种莫名的高级感。起码对我来说,我上手这台相机的一瞬间拍摄欲望就大增!

E 18-135mm F3.5-5.6 OSS镜头也值得一说,这只镜头虽然拥有7.5倍的变焦倍率,但体积控制得非常不错,尤其是在135mm长焦端时镜头向外伸出的并不多!和市面上其他品牌的类似规格镜头相比,在便携性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须知:A6300机身与E 18-135mm F3.5-5.6 OSS镜头的重量加在一起也不过约726克,基本上是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单机身的重量,其便携性可见一斑。

在机身参数方面,A6300银色版与普通版并无不同:饱经考验的APS-C画幅约2420万有效像素Exmor CMOS感光元件、备受好评的425相位对焦点4D对焦系统、约11张每秒的高速连拍、方便好用的静音快门、机内4K视频录制等等。

银色版采用和普通版相同的模具,翻转显示屏自然是有的,这个大家都了解了,有了它无论是高低角度拍摄都会更加轻松。

外观和主要参数都看过了,废话不多说,来看看这台银色版A6300微单相机的实际拍摄性能吧!

实拍分享

对现在的数码相机来说白天拍摄都没有什么难度,所以今天的照片分享从最能体现相机性能的夜景和弱光拍摄切入。

其实自发布后,A6300的画质一直都被用户津津乐道,我身边的不少朋友们也都向我展示过这块2420万感光元件的优秀成像能力。尽管有了这么多的铺垫,但当真正自己拥有A6300,在实际拍摄后它的画质还是令我非常满意。

夜景拍摄方面,即使经过超过10秒的长时间曝光,A6300拍摄出的画面依然相当纯净,深色的夜空非常干净,即使放大看也不会有明显的噪点。

另外,A6300很好地延续了索尼相机高动态范围的优势,拍摄RAW文件后在Adobe Camera Raw里稍微压暗高光、提亮暗部,就能得到明暗过渡柔和,整体曝光正确,无死黑、死白的高质量照片。

E 18-105mm F3.5-5.6 OSS镜头的表现也令人惊喜,从上图就能看出,这只镜头在小光圈拍摄夜景时能够拍出非常整齐好看的星芒效果!这样完美的星芒我之前只在一些高档镜头、定焦镜头上看到过,作为一只实惠的大变焦镜头,能拍出如此星芒真的令人兴奋!

另外,这只镜头虽然变焦倍率达到了7.5倍,但它却并没有通常大变焦镜头大光圈成像疲软的问题,无论是在广角还是长焦端,从最大光圈开始就能实现相当锐利的成像,能够完美满足用户对于锐度的要求。

当然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随时背着三脚架,所以相机的高感光度成像也非常重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几张手持拍摄的弱光照片。

对不少上班族来说,酒吧都是宣泄工作压力的一个好去处,我自己虽然没有去酒吧的习惯,但也难免偶尔陪朋友一起喝一杯。不过酒吧大多光线昏暗,不说手机,即使很多相机也难以拍出满意的照片。但A6300依然没有让我失望。

看得出来,即使我专门为酒吧换上了一只光圈更大的FE 24-70mm F2.8 GM镜头,但感光度依然被拔升至ISO 6400。好在A6300的高感成像真的不错,画面里虽然看得见一定噪点,但整体的细节、色彩和白平衡判定都非常清晰准确,出片完全可用,令人惊喜!

另外,得益于A6300强大的五轴防抖及零震动、零噪音的静音拍摄功能,即使使用远低于安全快门的快门速度,我依然能够拍出清晰稳定的影像,同样大大提升了弱光环境下的出片率。

最后说道说道A6300的对焦能力,这台相机目前是我每天的随身机,够轻、够小、成像够好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它的对焦能力非常有保证。

相比于酒吧,猫咪咖啡馆我倒是更常造访(似乎暴露了肥宅本质……),而当遇到喜欢的小猫,拍几张照片留念或分享当然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拍过猫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些好动又让人捉摸不透小东西们实际很难拍摄,如果相机拍摄能力不行,基本是只能干瞪眼的。

幸运的是,作为一台采用了4D对焦的微单相机,A6300的对焦性能非常出色,即使在光线不够明亮的猫咖拍摄也都能快速准确合焦。另外,这台相机的425个对焦点覆盖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区域,使用全域对焦模式时无论小猫位于画面的哪个位置都能正确对焦,非常方便。

最后,A6300高达11张每秒的连拍能力在这种时候就有用武之地啦,打开高速连拍,小猫的每一个有趣的动作都能够轻松捕捉。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就是这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兼摄影玩家,我没想过拍出传遍世界的风光大片,也没想过靠某一张照片留名历史,但有一台像A6300这样轻便好用的相机在身边,能够时不时拍摄一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分享给朋友,我就已经感受到了摄影乐趣。

A6300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以及很棒的拍摄体验,在这里,我也真诚地将A6300推荐给阅读文章的各位,它的确是一台值得拥有的相机。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