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把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

  说到中国世界名作,除了《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外,还有蒲松龄的作品《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这几部书合称为中国六大名作

  蒲松龄生于明末清初,这个时代历时约60年。可以说这是一个从明末农民起义,清兵入关,到反清复明的一个非常动荡的历史时期。就像每个朝代更替时期类似的,当时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宗法伦理面临的深刻危机。对于生活在市井的蒲松龄来说,他目睹了家庭伦理的毁灭和世界的衰落。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蒲松龄有望通过鬼狐故事的创作完成他所渴望的社会秩序的构建。

  《凤阳士人》是蒲松龄告诉我们三个人同做个梦的故事。一个妻子梦见一个美丽的女人晚上带着自己去找丈夫,因为她想念离家很远的丈夫。丈夫确实找到了,但她发现了丈夫和女人之间的不当行为。更可气的是,丈夫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和这个女人相处,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无奈之下,妻子向弟弟三郎求助。一怒之下,弟弟扔了一块巨石杀死了丈夫,然后梦醒了,第二天一问原来自己的丈夫和弟弟昨天晚上都做了这个梦。

  这个故事本身并不稀奇,我们可以在《三梦记》和宋朝《太平广记》中看到故事的大致框架,但不得不叹服。经过蒲松龄的改写,这部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总是光芒四射。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存在。一夫多妻制下的女性总是让自己处于为难的境地来维婚姻。因为古代人长期被伦理框架束缚,所以情绪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婚姻中,妻子只是丈夫的附属品,此外,由于缺乏教育,她们的短视、缺乏经验、人性软弱被无限放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无法满足男性在生活中的情感需求。持家和传承子女成为他们主要的生存价值。

  《凤阳士人》讲述了不同人的同一个梦想,但蒲松龄改变了过去同一主题的创作风格。他把他的写作梦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故事采用了独特的“三个人一起做梦”的写作风格,在写作中也采用了旁观者的叙事模式来创作作品,这与以往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梦是人类潜意识揭示的一种现象,它包含了人类的许多欲望。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往往能刺激和改变一个人,既然现实中无法实现,那就只能通过梦想来实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剧情发展和呈现主题,蒲松龄还特意为我们布置了一条线索“履”。踏履而行、乞赐还履、履舄交错、执履而歌,都与主人公的爱恨交织在一起。在整个故事中,“履”已经完全超越了它自身的价值,而作者显然赋予了它更多的象征意义。

  面对丈夫的外遇,妻子没有选择一味的容忍,而是让弟弟把丈夫打死作为自己梦想的终结。这无疑是作者促进女性地位提高的意图,也让蒲松龄的作品《凤阳士人》超越了之前“讲梦”故事的主题类型,成为典范。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