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起源于哪个朝代(长城始于什么时期)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一座古老的军队要塞,它是一座高大、坚固、连绵不断的长垣,用来限制敌人骑马的行动。长城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大量城市、屏障、亭台楼阁、地标建筑的防御体系。

  长城资源重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其中,河北省长度2000多公里,陕西省长度1838公里。根据全国文物测绘部门对长城资源的调查结果,明代长城全长8851.8公里,汉代秦及长城早期全长1万多公里,全长2.1万多公里。长城现有文物包括长城城墙、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封闭城堡、相关设施和其他遗迹,共计43,000多个地方(座/段)。

  长城建筑的古代可以追溯到西的周朝,为了抵御北,游牧民族的进攻,周王朝修建了一系列城堡“列城”进行防御。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为了争夺霸权,互相防御,根据各自的防御需要,在边境建立了长城。最早的建筑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楚方城”。此后齐、韩、赵等诸侯国相继建成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相邻。在建诸侯保卫的同时,他们还在建了“胡府”。从那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强了修缮。此时,长城的特点是从东到南、西和北,方向不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为了分别于后来秦始皇嬴政修建的万历长城,古代学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古代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的安全,秦始皇嬴政先后采取了国防建设和边防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长城的大规模建设,秦始皇嬴政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将军率领30万北大军攻打匈奴,攻占河南,后来又建成了“西起于临洮(今山尼县, 甘肃),止于东辽(今辽宁省),蜿蜒万余里”的长城。 自从长城在秦始皇嬴政建立以来,它就被称为长城。

  从秦始皇嬴政以后,几乎每一个统治中原的朝代都要修建长城,十几个朝代,规模不一地建立长城,统治民族来看,除汉族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也建造长城,汉民族统治的朝代更多。清代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长城的大规模建设,但后来有些地方有修建了长城。可以说,从春秋到清朝两千多年来,修建长城一直没有停止过。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