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听说李密处境不利,带两万人马前来投奔,心里十分高兴,便指派使臣前往迎接。李密认为凭他与李渊的交情和这两万人马,李渊不会亏待他。他哪里知道李渊父子还另有意图呢。
李渊欢迎李密,并不是对他有多深的感情,而是看李密还有用处;想利用他这张王牌,把瓦岗军的余部統统弄注来。拥有重兵、驻在黎阳的徐世前,后来就是这样被店招降的。李密的为人,李渊父子很清楚,如果对他委以重任,他大权在握,一旦反悔叛唐,会带来不少麻烦。因此李渊不给他实权。
李密满怀希望到了长安。初今坐了冷板凳,心情转喜为忧,后梅不该投靠李渊。他想,徐世勤部驻扎在黎阳国然已经受唐招安,但仍然控制者部队,有一定独立性。如果返回黎阳,利用徐世勐这股力量、还可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想到这里,他又振作起来。李密和王伯当策划后,请求李洲派他到东方去收编原瓦岗军旧部,准备以此为名,离开李渊,再把人马拉起来。李渊没有识破李密的计谋,同意了他的请求。李密走后,他才后悔不该放虎归山。于是,李渊派人去追赶李密,说让李密回朝,另有任用。李密既已逃脱,哪有返回之理,反而带领随行人员拼命赶路。唐朝熊州(今河南省宜阳县)行军总管(州的军政长官)盛彦师看清了李密的用意,便派兵截击李密。盛彦师把唐军官兵埋伏在熊耳山峡谷的险要处,待李密等来到后,发动了突然攻击,李密被杀死,余部溃散。这是李密放弃起义大计,降隋投唐,反复无常,走入歧途的必然结局。
此后,瓦岗军的余部先后接受了李渊父子的收编,唐朝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中州大地。轰轰烈烈的瓦岗军起义,转战中原,经历了八年之久,消灭了许多隋朝军事,成为反隋农民起义的主力军。它开仓放粮,救济饥民,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特别是李密杀死翟让,降隋投唐,导致了革命的失败,这是沉痛的教训。
瓦岗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和全国其他农民起义军一道,英勇奋战,终于使隋朝的反动统治垮台,它的古代功绩不容抹煞,它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地位必须肯定。